考前失眠、无须刻意担心


 

   如今,超过一千万的中国考生正在夜以继日的紧张学习,12年的寒窗苦读只为等待这一朝顺利踏入高校的大门。可同时,他们也害怕失败,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长期失眠。而失眠严重影响考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充分的休息,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失眠是由于考前压力大引起的焦虑。为了考生正确看待失眠现象,获得充分的休息。三一八医院心理诊疗中心顾老师为考生考前心理变化做了评测后,针对考生给出了四条建议

 

   建议:

 

   1.目标合理  高考目标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以免好高骛远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分数不是看运气,综合实力才是关键。

 

   2.有氧运动学生不可一昧地埋头苦读,使身心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紧张的情绪,适当出汗也可促进睡眠。

 

   3.平常心态避免过度关注睡觉本身,临近大考,困了就睡,不困就学。保持一颗平常心,抛掉失眠的烦恼。

 

   4.规律起居养成起居有时,劳逸结合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形成良好的生物钟,做到夜里安然入睡,早上精神饱满。

 

   尽管高考压力带有整体性,但导致考生失眠严重的很可能是一个突出的原因。

 

   这个原因可能是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佳,也可能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考生需要向可理解自我感受之人倾诉自己压力较大的事情,核心问题缓解之后,压力自然而然下降。

 

   情况较为严重的时候,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不应为了考试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