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二、服务型制造的内涵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形态下,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的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的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当前,服务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2/3,服务型制造帮企业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从“微笑曲线”来看,服务处于价值的高端,而生产加工环节处于低端。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服务型制造可帮助企业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
来看下面这个事例:
3896台专用设备,涉及国内外多家供应商、多个系统;输送长度15公里,各类线缆总长更是超过400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行李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营维护工作量庞大。然而,负责行李处理系统集成和建设工作的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却有“独家绝活”。
通过昆船的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国内外技术专家能够通过远程链接的方式对行李处理系统远程调试、诊断,协助解决现场技术难题,保障了系统1.1万件/小时的处理能力。
这种以远程运维服务为代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外包、智能服务、金融支持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等一道,构成了服务型制造的十大重点领域。
三、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原因
你可能想不到,北京电报大楼、鸟巢、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些公共设施里的时钟,竟然都运行在一个“钟联网”时间服务系统上。搭建这个“钟联网”系统的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将销往世界各地的时钟通过网络联在一起,不仅可以远程控制统一校时、统一监控,出现问题还能及时发出提醒。
有了这个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持久钟表从单一的钟表制造商转型为时间同步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近三年服务型收入为2379万元、2531万元和3107万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0.2%、34.7%和35%。
由此可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同样尝到服务型制造甜头的还有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从“产品+服务”模式转型为“智能产品+信息增值服务+生态链服务”模式的小米,围绕核心产品智能手机持续做品类扩展,共投资了100家生态链公司,推出了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等200多款新产品,实现了智能硬件制造向智能硬件生态服务商转型。2017年,小米生态链实现营收200亿元,小米物联网平台联网设备达8600万台,为全球最大。
事实上,发展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打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门类全、产能大、价格低,能够以较高效率为全球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瓶颈是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总体处在中低端。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将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亟须探索建设新型的创新载体,应联合“政产学研用金”等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将创新载体打造为集合业态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企业“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功能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
四、发展服务型制造不足
虽说发展势头喜人,但仍存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自2016年7月,工信部等部门印发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以来,工信部已经认定了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0个示范项目、30个示范平台、总计三批11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辽宁、江苏等近20个省市区还制定了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文件,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势头喜人。
不过,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服务型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现象,对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调查数据看,我国机械行业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仅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比超过20%,这和全球制造业26%的平均值差距较大。
目前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已将研发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作为重要业务,但大部分企业仅能提供安装或维修等基本服务。此外,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撑体系,配套的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需要;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突破人才制约问题。
五、发展服务型制造着力点。
“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工业时代会关心价格(交易价位),通常判断的是成本、规模与利润三者的关系。消费者如果觉得划算就购买,反之就拒绝购买。但数字时代,人们核心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上,不再为其他的东西支付。工业时代大家看到的是大众市场,而数字时代就是围绕一个人做到极致,看到的是细分市场。
企业要将服务放在首位,服务与业务相比,服务更为重要,业务创造基础价值,而服务创造核心价值。为此所有企业都要提高服务能力,要从组织和人员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强化企业对用户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能力。
1、要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观念,构建一体化的产业政策体系,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在税收、金融、科技、要素价格之间的政策差异,降低交易成本等;
2、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黏合剂;
3、要树立产业性生态系统观念,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
4、要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试点,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组织方式及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一批制造企业积极向服务环节延伸,新兴的服务型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像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上海电气的总集成总承包模式、海尔的服务型平台、山东如意的全产业链服务型制造模式、深圳怡亚通的全程供应链整合服务创新、天津超算中心打造的服务型制造平台等,已经在引领中国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养生品牌策划第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老师微信:yufei-1966
于斐老师认证微博:@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于斐老师联系电话:1390618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