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推理”的“杭州女子失踪案”,终于暂告一段落,经审讯,许某某交代,因为家庭生活矛盾,积压了对妻子的不满,于是,在7月5日凌晨将熟睡的妻子杀害,随后残忍地对其进行分尸抛弃,扔至化粪池。
在案件
小编不禁感慨,网民的力量还真是不容小觑。
对于该案件,引更多人引发了对“婚姻”的深思,跟一个威胁自己生命的人住在一起,是多么可怕!
别拿利益考验人性,别拿余生赌注婚姻,选择伴侣,一定要看准了人性的最低处。
就像薛兆丰曾说过的一段话,“我看待婚姻的一个观点是,看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不是看TA最高的地方,而是看TA最低的地方。如果你接可以接受TA的最低点,就可以选择建立婚姻关系。”
一语中的,看一个人,值不值得相处,不要看一个人对你好的时候、风光的时候,而是要看一个人愤怒时、失意时,他日常的品性最低点,才是这个人的真面目。
往后余生,愿你遇良人,共余生,永安稳。
案子结束了,谁也没想到,性质如此恶劣的案件,却成为一部分人口中的“新梗”:
“你老公的绞肉机就要下单了”“两顿水警告”“化粪池了解一下”
……
拿杀妻案来恐吓女性,是一个笑话吗?我没觉得可笑,甚至我已经感觉到害怕了,如此一群“恶臭人”散发出来的言论,看起来比杀人碎尸案的发生还要可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网友都热衷于对热门事件的围观,猜测和研究,这是典型的物资的满足之后,精神层面的进一步需求。
也就是,吃饱了撑的,拿这些事儿消化食儿!
普通人没有心思理会高深的学问和思考深刻的哲理,要不然怎么不去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多读一些行业文献,每篇文献下面也可以评论,只怕是看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会在粗制滥造的食色新闻中不断沉迷。
有人说,我们主张言论自由,要说什么是我的权利,确实,言论自由是一个文明社会当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可是我们也都知道,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有边界。
言论自由的前提就是遵法守德,网络空间亦是如此。
对事件的评论应当理性客观发声,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而助力,而不是为了赚取点击量而肆无忌惮。
所以,那些人,你们够了,别再拿“杭州杀妻案”来恐吓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