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人达己


 反馈

早年间,金鸿置业创始大股东施主席就讲过:回你短信的速度,反映了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反映了他对你的态度和认知。

电话、短信再到微信,沟通的成本起来越低,沟通的频次越来越高,其实沟通效果却是未必真正提高了——三十年前,别说是手机了,就是座机都还是稀罕物件,那时孩子下学、家人下班没能及时到家,只能是干着急,没有任何的办法。

在那个年代里,人一离开家去上班或者是工作,就约等于是断线的风筝,几乎只剩下等待一个选项了。

回报

饶先生讲:他总是把手机放在手边,几乎要定时看。

在同事、朋友来电时,饶先生部能做到及时回复,他经常讲:给我电话我没接、微信未回,就有可能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困扰,甚至对方可能会胡思乱想。

第一选择是我直接回话,再不告诉他我正忙,什么时间会给他回,总是第一时间处理、干净利落。

饶先生的做法就是让伙伴感到心“安”,这其实是一种境界——在管理中,重要一项就是安人达己,代表了一种境界。

客户角度

对于成年人,经常只要一个简单的提示就好,不需要像对待不成熟的伙伴那样紧盯、盯紧。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事情做成,至于用什么方法几乎不是最重要选项。

管理讲求因人施策,我们早就放弃了截长补短——人家的长处来之不易,经常是费心尽力得来的,被咱截去补短了简直是太可惜了;一定要学会扬长避短,让每个人、每一分长处发挥作用,那事情成功的几率就高——出现问题时,优先考虑发挥哪个人的哪个长处,而不是补哪个短处。

这是正向思维,思考的是用哪个资源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掉什么因素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