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世界500强企业差距拉大了吗?


 #世界500强中德企业差距拉大#单纯对比中德世界500强企业总数,从而得出中德企业差距拉大的结论没有多大意义,更不能就此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远优于德国。相对于我国,老牌工业强国德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德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德国工业4.0战略明确指向了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智能制造,那是因为德国的工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信息化基础已基本夯实,大数据、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自动化,数字化等门槛已基本迈过。而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工业2.0、工业2.5、工业3.0状态并存,整体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大力提倡并发展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基建的原因。

中德世界500强企业差距拉大了吗?

 

第二,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领跑全球。在以“专精特”著称的隐形冠军企业领域,德国不仅隐形冠军企业总数多年来遥遥领先,更是在最能凸显“工匠精神”的精密制造等多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在全球市场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众多全球竞争者的追赶对象、奋斗目标。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谨细致的德国人多年努力打造的隐形冠军阵营又岂是容易超越的?

第三,德国技能型人才基础比较扎实。德国拥有庞大且专业技能精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及创新动能,且尊崇工匠精神的德国人,以身为专业技能工匠为荣,能够前赴后继的专研某一领域促进创新。

中德世界500强企业差距拉大了吗?

 

第四,德国的工业文化渊源流长。能够连续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快速恢复并重新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制造业水平还跻身国际前列,德国的工业文化及工业精神是其背后最根本因素。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及影响力也成为了德国最难被模仿超越的秘密武器,仅从这一点来看,德国制造业仍然是一个强大的且值得尊重的竞争对手。

总之,中国制造业不值得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更不宜妄自菲薄,放弃追赶奋进的创新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