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而已,尚有余生(8月20日)


50而已,尚有余生(820日)

 

《三十而已》聚焦都市女性的多重困境,在女性话题上强调尊重多样选择和个人命运,不定义女性,不强加标准,传达希望女性自由而活的剧集内涵。剧集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量超60亿,并以3.7亿单日播放量拿下平台2020年新高,弹幕互动率登2020年第一名,现实、共鸣是弹幕中最常提及的关键词。

播出期间,东方卫视中国视听大数据收视率第一。在微博平台,《三十而已》登上热搜228次;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该剧更是创下“抖音剧集主话题播放量220亿”“播出期剧集相关视频总播放量859亿”“剧集宣发期热点上榜次数83次”等6项最高纪录,掀起全民追剧热潮。

30而已》成为2020年夏天的热播剧,微博话题阅读量近245亿,长期霸占骨朵、猫眼、豆瓣、微博等各大榜首,直达年度电视剧人气峰值,春宝也拉着爱人一起看。

 

在这部剧中,韩束、开心鼠、奥利奥、唯品会、安居客、恒驰新能源汽车、华为手机和VIVO手机等等大牌搭载其中,悉数做足了营销,各自有可圈可点之处。在商业逻辑与商业模式、品牌营销传播解读、格言警句等方面,基于职业本能,春宝都有很多感悟,虽然如此,但是最想分享的感慨还是基于生命思考的话题。

 

此间刚好有闲暇时光,翻阅蔚占琦先生的图书《深度思考》,那个薄薄的小册子里边不乏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名著和历史的独到见解,那些见解思维严谨,言辞精炼,但现在对于曾经最喜欢的历史话题与评论方式,竟然毫无感觉。

占琦是与春宝在同一所中学和大学的同学,毕业之后也曾无数次深夜卧谈,精进英语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探究一切可以想到的话题。占琦与毛泽东主席同一天的生日,骨子里具有毛泽东的情怀,书法与诗词以及中英双语翻译都堪称一绝,而且著述颇丰,可谓才华横溢,在短暂离开教职并回归中学之后,便安心地做中学老师,同时兼职从事自己的诗词随笔写作,做学者,倒也逍遥自在。

 

30而已》告诉我们,30岁的人,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变局,不管是继续留学深造还是重新选择一桩婚姻,或者再度进入职场,从青年到中年的过渡,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但春宝认为,到了50岁,无须加油只需要用怠速缓慢滑行。虽然做不到60之后的“耳顺”去以自己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喧嚣,但却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弥补过往的遗憾,让自己尽量做到“无咎”。

身边的伴侣与朋友,时刻在善意提醒,你的人生行至当下,你的年龄已然过了50年。在一起结识新认识的朋友,他们总是会抓住一切机会,忙不迭地透露出春宝的年龄,时刻在提醒“不要再装嫩”。从新朋友从极度怀疑到不得不相信的愕然的目光中,他们似乎总是可以享受到淡淡的成就感。

虽然从来都不喜欢谎言,但春宝对于被曝年龄这件事依然会感觉尴尬。开始的时候,春宝对于年龄问题还比较敏感,有衰老延迟的淡淡快感,后来便也释然,就如《30而已》中所说“年龄不过是数字,标签不过是偏见。”套用热播剧“30而已”的表达方式,不过是“50而已”。“而已”是带有不屑之意的。“而已”意思是罢了、“不就是……”无须隐藏,如此而已。

 

前几日跟朋友感慨,如说别人的故事一般历数自己以往重大决策的失误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内心居然平淡如水,失去的已经失去,错过的已经错过,即使再追悔都无法再挽回,而且那些东西即使并没有让自己失去,也没有任何损失,都集中在我身上,也并非我的追求。活在当下的每天,以文字的方式与自己交流,跟别人分享,享受这样的生活,也算充实,每天都会感觉“50而已,尚有余生”。

年过50的人,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的人生是故事的延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只要有人愿意听,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但是实际上,没有人会真心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因为总是缺乏基本的代入感,如此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就都会很尴尬。

我们更多的不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也不是在说自己的故事,而是在继续写着自己的故事。假如我们是在说故事,那么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故事只能是故事,里边会有遗憾会有自豪,但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分享你在故事里边的感受。

年过50的人,每个人对周边的事情与现象都有自主的解读与评论,所有的头衔与标签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既然说了也没有人听,既然说了也没有人懂,所以就闭嘴不说;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论和观点,那么就微笑聆听,提前做到“耳顺”,不求闻达于世,但求耕耘自己的方寸之间。

 

对基于自己的决策而导致的遗憾,曾仕强先生称为“自作自受”。其实本来就该如此,人过50会逐渐明白,自己选择的道路自己走,自己酿的酒自己喝,自己耕耘的结果自己尝,这叫“自食其果”。

人生没有设计好的剧本,人生更没有回头路,剧透人生的先知,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也就遵循羊群效应,随大流走就可以了。

 

当我们接受了命运的无奈,就会在内心淡然。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跟自己没有了任何关系,自己才可以真正成为生命的主角。我说话别人爱听不听,我做决定别人爱跟不跟,我写字别人爱看不看,我做事别人爱怎么评说就怎么评说。

在每个人的专属故事里边,配角都在变换,心境随时在变,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不同情境之下的感悟也都不同。究竟谁能陪自己到终老?临终前谁会在床前照顾?谁会料理自己的后事?谁会继承自己的遗产和事业,继承了之后是会发扬光大,还是会挥霍殆尽,这些问题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在走向死亡,在另一个世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彼此亏欠,没有权力金钱与利益纷争,没有虚荣和颜面,没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一切荣誉和头衔都是过眼云烟。50岁的人,依然可以憧憬自己的余生,慢慢地等待大限的到来,用闲暇时光去填补遗憾,只等到最终直面死神,说一句“你来了。我已恭候多时,了无遗憾”;或者说“我来了,咱们走吧”。

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否真的了无遗憾。在离开的时候,幸运的人会有全家人的陪伴,离开的时候减少痛苦,但是其实孑然一身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即使来探望的宾客再多,再多的鼓励与美好的希望,最终也是一个人离开。让自己孤单,让亲人伤感。

 

贾春宝

2020820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