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外因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1.综观生产车间:人、机、料、法、环、信
1)人:积极性、待遇、能力、熟练程度、创新意识、员工结构、稳定性、士气等
2)机:维护保养、自动化程度、设备布局、故障率、工器具、应急抢修等
3)料:原料多样、配方多变、过度加工、异常处理、原辅料供应、一次性合格率等
4)法:生产计划、工艺流程、绩效考核、7大浪费、员工提案、培训交流,过度检测等
5)环:产业规划、工厂布局、专业生产、产品结构、作业环境、劳动强度等
6)信息:部门协同效率、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讯方式多样性等
三、内因分析,继续深入分析根本内因,订单不及时、供货不及时、临时加计划等情况的出现,其实是因为:
1.职责不清:部门间推诿扯皮,互相指责
2.制度不严:没有相关制度,或者有制度未严格执行
3.考核不清:没有考核方案,或者有方案但不清晰
4.规划不好:对人、机、料、法、环诸要素等规划不合理
5.管理不力:管理不当,或者管理缺失
四、真因分析,最终分析真因,还是人的问题:员工的技能、干部的管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
改善措施:建立员工、管理人员培训体系,通过系列培训提升团队素质和战斗力
五、举例:计划管理优化,提升效率效率的提升依靠精细化管理来实现的,标准化是精细化的前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是趋势也是保障质量和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
1、减少过剩品质浪费,提升生产效率
(1)过剩品质浪费方面,需要重新审视,分析产品质量的合理性。
(2)配方的精准设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查养殖户对品质的具体需求,分析养殖户的需求与公司产品质量是否相适应,需求高于标准,客户满意度下降;需求低于标准,公司生产环节又造成了过剩品质浪费,品质标准制定需要慎重。
(3)过分的追求产品外观质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例如:乳猪料含粉率指标可以适当放大,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也会下降
2、通过计划管理优化,提高效率
(1)精减品种与规格(产品瘦身)
(2)产品ABC分类管理:
根据产品销售报表按产量分:
A类15-20个品种,合计销量占总销量大于50%,这类产品可以确定最高、最低库存数量,生产车间可以自行安排生产,使A类产品的库存量在规定范围内;
B类20-30个品种,合计销量占总销量40%,这类则严格的按营销计划生产,营销计划将客户的三天内的需求统计、汇总,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每2-3天生产一次,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C类10-20个品种,合计销量占总销量10%,该类采用客户定制生产,并制定每次最低计划申报量,这部分的品种可以通过配方合并或逐步淘汰,引导客户转向销量大的产品。
主管领导需对每天的生产计划跟踪分析,分析计划下达的合理性:是否重复下达同品种的计划,计划是否结合生产能力,保障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客户的需求,及时纠正,并定期对成品销售走势进行分析,提高生产计划的可预见性。
(3)客户预约提货实行订单生产,严格执行按计划提货制度,并跟踪和落实执行情况,加大客户引导力度,引导所有客户提前三天申报要货计划,明确所需产品的规格、数量,才能做到生产计划的准确性,转变客户按订单提货,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引导客户,比如:客户有计划则确保优先提货,无计划则等待多余的货物时才能提货;又如,有计划产品价格上给与优惠。让计划准确率高并及时提货的客户感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让不报计划和不按计划时间和品种提货的客户增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从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减少成品库存时间。
实现计划--生产--提货链式服务,使得从计划员、开票员、生产班组、成品发货员都能清楚客户的提货计划和提货时间,加大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保障订单生产的顺利执行。
(4)优化计划管理流程为了精减单班配方数,提高生产效率,饲料加工企业需要优化计划管理流程,优化前计划下达流程如图4-1,优化设计后计划下达流程如图4-2,新的流程可以合并计划,可以对计划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到位,也促进销售员定期与客户沟通,掌握客户的动态。
(5)完善计划管理制度
1)销售员与客户沟通后将提货计划报给销管,客户无计划提货处罚销售员
2)销售员报了计划,在约定时间客户不按所报计划提货的处罚销售员
3)客户计划,销售员必须提前2天报提货计划给销管,并且销管要给销售员和客户反馈来公司提货的时间,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加强对客户的管理。获取更多相关资讯请登录http://www.cn6szx.com。
4)计划下达时,与生产部门沟通本日计划情况,征求生产经理、当班生产班长意见,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结合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计划下达后,生产部必须严格按计划生产,且不能欠产,不能提前生产,不能不按计划生产,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机制。
5)客户按公司规定提货,生产单班产品配方数、品种、规格达到规定值,则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