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场景


 转型共识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经济长时间持续、蓬勃向上,不断地向上、再向上,向前、再向前。

二十余年的房地产开发大潮,拉着、推着几十个行业滚滚向前,您就是不想向前也是不行。

如今经济已经不再如烈火烹油,而是转向温和——三季度的GDP增速就恢复到了4.9%的常态,原有的行业已经容纳不了那许多的人才。

于是,谋求转型就成了必然。

从哪里起步

要做一间创业公司,做什么如何做,总是必须解决的。

龙总要做一家机器人公司,讨论时就多次提到做事的逻辑:一定要考虑使用的场景,要考虑现下的竞争,要考虑使用方的痛点,然后再提出系统化的改进方案。

如此就是从客户维度走到了资源和技能,彻底摆脱了工程师思维——那些只是炫自己技能的情形,经常被称为工程师思维。

创新的场景

做事情不能以空对空,一定要判断:您是针对原料呢,还是针对中间的构件呢,还是针对最后的产品呢?

这三种使用场景,针对的对象差异巨大;要求的特点和能力也是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要求也是不同:有时效率第一,有时成本第一,有时品质第一,有时环保更关键。

还有更深刻的考量,对于协同有特异的需求:经常的,某一环节的技术水平很高、效果不错,但加总上、下游就不一定了。

创新就是要解决问题,比如时下要解决的环保、低碳,就是最重要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