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解读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8年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谋划一系列的重要工作抓手,搭建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概括为“八个有”:即有国家战略规划引领、有党内法规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有领导责任制保障、有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作支撑、有对农民关心的关键小事的部署安排、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也有对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的全面谋划。

  “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中,最基础性的支撑是“三个一”:一是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规划指导各地各部门有序分类来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三出台乡村振兴法,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的政策法定化。

  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支撑,内容加起来约有50多项。在重要战略方面,部署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等等。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它贯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即使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之后仍然有4亿多人口在农村,乡村依然占据着国土面积的94%以上。因此,乡村振兴在时间上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乃至复兴之后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乡村振兴一系列政策法律文件,包括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等,为我们未来工作指明方向。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乡村振兴已成为蓬勃的时代大潮,乡村振兴战是探索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新途径,“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小镇”,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美丽乡村、幸福乡村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笔者粗线条概括为:农耕雨读(涉农产业、生活服务)+文旅产业(休闲娱乐配套、农特产品、博览会、农业论坛、婚庆产业、区域夜游经济)+生态康养(健康管理系统、颐养照护系统、医养)+农业科技(智慧农业、万物互联)。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导向,出台了23个中央1号文件,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安排及实践探索,2001年开始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公园,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变改革,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路径越来越清晰,政策越来越有针对性。

  附:四梁八柱简析

  四梁

  1、评价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政策体系

  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3、工作体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治理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4、考核体系

  要完善脱贫攻坚考核监督评估机制,提高考核评估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

  八柱

  1、提高生产主体要素

  紧抓人、钱、地、产四大关键环节,做到人下乡、地流通、钱进村、产业旺,明确人是根本,地是前提,钱是支撑,产是落点。

  2、实施绿色生产

  乡村振兴有了绿色生产,才有经济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更是农村发展的本色,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打文章,就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3、推行高品质分级

  推行县乡村分级管理,村民自治,提升农村环境,对各自的职责进行分工,落实第一责任人,在更高质量上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4、塑强农业品牌

  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

  5、创新市场服务

  通过提升乡村创新能力,进而逐步建立完善乡村创新系统,包括返乡下乡能人带动创新,双创园区集群创新,区域龙头企业带动创新,特色产业拉动创新,产业融合驱动创新,提升创新市场服务,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

  6、强化执法监管

  各级政府须结合本区域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状况,依法加强乡村执法监管能力的提升,有效规范乡村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打牢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基础。

  7、构建智慧平台

  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实现乡村景观、餐饮、农产品、娱乐等类目的全网在线展现及统一管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衔接。

  8、加强科技支撑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更是需要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来引领和驱动,要继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和成果转换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

  蔡律综合  202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