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和严璩父子俩合购大阮府胡同新寓(《我的叔曾祖父严复》之四十八)


 

严复和严璩父子俩合购大阮府胡同新寓(《我的叔曾祖父严复》之四十八

           严孝潜

1918年初,严复本拟搬离北京,“或南或北,再定计画” 191811月,严复回闽给三子严琥完婚。191911日,在故乡陽岐玉屏山庄为严琥“娶妻,台湾林氏。”120日,“用新妇言”严复搬到福州城内郎官巷居住,但笠日严复“病发几殆”130日,朱明丽夫人同严复大儿子严璩来福州探望严复。221日和22日,在北京的严复大女儿严瑸和二女儿严璆分别写信给严复,告知她们已搬离邢部街旧宅,迁入东四汪芝麻胡同七号。2月底严璩返回北京。

19195月底严复和朱明丽夫人离开福州到上海。66日严复入住上海红十字医院医病,628日严复二女严璆和三女严珑应严复去信叫她俩由北京到上海檢查身体。720日,朱明丽夫人先行返回北亰。严复和二个女儿到19191016日才回到北京东四汪芝麻胡同七号。

严复不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中,有关严家出售和购置房产事宜,都由长子严璩具体操作,但严璩与严复“决计搬离北京”的想法相左,严璩主张在北京购置房产,他不时致信严复,介绍北京好几处的房子,请严复决断。但严复都慊房价过于昂贵,非严复承受得起,並提出种种理由,要严璩“真当谨慎也”,待他回京再面议。

严复在上海期间,一方面大儿严璩在北京询购住房,一方面严复还委托三儿媳兄长林尔波在福州询购住房。认为“不如回向家乡作计,则事轻易举,绰有如妍”。 但严复又说“非不知南归亦有许多不便,而吾心尤深不欲者,则儿辈觅食于外,从此会少离多,垂暮之年,殊难割舍耳。”对离开北京回家乡又猶猭不定。

1919716日,严璩看中北京东城王府井附近大阮府胡同的一座房子,就给严复写了一封信,告知与房主相议情况。718日(六月二十—)严复给严璩回信讲:“若非屋主促逼,似不必即与断绝关系。……七月吾已到京,届时当面商量,再作决断何如耶?……严复这次是乎对在北京买房有些松口。但仍要待他回京再作决断。

接着严璩这次未等严复回京,就直接与大阮府胡同屋主谈妥购买房产各项事宜。

1919819日,严复给还仍在上海的严复写信,告知北京大阮府胡同新屋已经成议,他已交付一半房款,后半之款要到10月再交割,不用严复操心,房屋由他个人全部购置。830日,严复回信给大儿严璩讲:“儿能如此仰体亲心,吾之晚境,复何忧乎?”

191910l 6日,严复才由上海回到北京。1025日,严复到东城看大阮府胡同新房,在今天的日记中严复记有“往看新房。”

1919112,严复在今天的日记中记有“接琥信,1027,即复。”

严复在给严琥的信中讲:“得九月初四书及诗等,颇快慰。……京中新宅已经警察厅批准,这几日正忙修茸之事,大约十月半当可迁移。大哥于此事并未向我再行筹款,独承其难,可谓难得。……”

但是,1919113日,严璩才向严复提出大阮府胡同新寓是否可以由严复和严璩共同购买,各占一半。严复表示容与朱明丽夫人相议后再定。

后来,严复与朱明丽夫人相议,觉得现在全家近20人,赁居汪芝麻胡同。如果与严璩共同购买大阮府新房,各占一半,日后迁居大阮府名正言顺,不然全家近20人住在儿子家,该有什么说法,很是麻烦。不如买下大阮府新房的一半房产,住进去心安理得。

1113日,严璩来看望严复,严复就告诉严璩,决定与严璩共同购买大阮府胡同新寓,各占一半。鉴于严璩巳交一半房款,余下一半房款就由严复交纳,

1114日,上午张元济在即将返沪前,在北京来向严复拜別,刚巧严复为购置大阮府胡同新房事,讬他从上海商务印书馆存款中提取一万一千元汇兑到北京。

但当晚亥刻严复又写信给张元济称:“上午蒙枉顾,极感。相讬汇款一节,刻查若由中国银行作兑,可以无须汇水。敝处新置房子,不日该处业主来,订于阴历九月廿九日交割,彼方既已交房,此方自应同日交款。不审我公何日可以抵沪。如九月廿五日内可以到头,则照口口信兑,敝处自可届期得银,若屈计时间偪促,汇到未必如期,即请嘱其电兑。再者早起所言之款,係云一万一千元,但恐尚有别项用度,应请改为一万二千元作兑,荷来至感。口口划款之法,自应先侭活期,不足再划定期,划后所余多少,请属出纳科见示可也。另,敝处活定各折口口汇交京报孙伯恒兄寄上。不口手此口口,即颂行安,无任以感。弟复,十一月十四日(即九月廿二日)亥刻泐。”

张元济回到上海后按严复所托妥善给以办理。

1124日,当天严复在给严琥的信中讲:“1121日新宅已交割,刻正在修配,大约月半或可迁入。大哥已为盐署所留,不赴济矣。……”1215日,严复入协和医院治病。1227日,今天午后二时,严复出协和医院回到东城大阮府胡同新居居住。 严复将新居号为“瘉懋草堂。”

严复在大阮府胡同新居住了近十个月的时间,於19201019日严复遵医瞩,与次女严璆离开北京大阮府新居踏上返闽避寒的旅程,在19211027日病逝福州郎官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