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总是需要的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工作者,记日记是最好的工作留痕的方法。
早年间没有电脑的辅助,人们只能记纸质日记,包括蒋介石、林彪等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虽然只是一己之见,可能会有偏颇之处,但对于回顾工作,检讨措施与方法的得当与否都是必要的道具。
如今电脑、网络、移动互联网都已经相当普及,通常每人拥有手机、电脑两种数字化记录手段,想要记录可以是语音、视频,可以是表格、文档,总之形式多样。
文件在爆发式增长
网络速度不断提高,电脑硬盘在不断放大——1993年公司的第一台康柏电脑的硬盘只是483M,比现在的手机都差上不少。
随着硬盘的放大,文件的数量、容量都在指数级放大——硬盘大了之后,记录无需精致,毕竟有些不合算了。
现在一个人的“存货”有几百G都是很正常的,这还不包括那些存了大电影的——现在一个高清电影,占在2G是非常正常的。
文件多了,丰富了个人的数据库,同时加大了检索的难度,降低了文件、记录的价值。
形成目录是清理的手段
面对个人的“海量”级的文件存贮,需要有办法将文件自动编目,自动形成链接,就可以通过相对零碎的时间来检索、使用。
通过VBA的dir、hyperlinks指令,可以将大量文件实现编目、建立超链接,可以既有统一又有分类。
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不能放弃,通过方法可以进行分类、筛选,使用的便捷性使得价值自然提升,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粗粮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