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古镇朝天嘴
白沙古镇距重庆江津城区45公里。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20万,为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及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白沙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就有人聚居,元代设建制镇。抗战时期白沙作为陪都重庆的后方,成为陪都三大文化区之一。抗战“万人大合唱”(1942年3月)声震八方,名垂青史。
白沙古镇吊脚楼上看长江,与四川柳江古镇美人靠不一样,扶栏眺望东流长江水,江水冲刷的岸边天然巨石光溜奇特,吊脚楼风雨廊道规划打造2公里,如果挂上灯笼,相信夜游这里听江水涛声,远眺民居建筑群、沿江码头、明清庙宇、江风渔火、茶楼酒肆、古巷民居,江南特色和山城风韵浑然融为一体,巴渝文化能留在游客,周镇长说,白沙古镇是有待开发的碧玉。
白沙古镇朝天嘴是抗战时期老重庆的缩影。倚江而建的吊脚楼,大江东去、视野开阔的朝天嘴码头,蜿蜒曲折的东华街,石板路一眼看不到头,有国家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国民政府审计部,后勤总司令部驻川粮积处第二十六仓库,等市级抗战遗址23处、占全市的15%,是名副其实的抗战文化博物馆。作为长江流域唯一保存完好的川江古码头,朝天嘴码头扼长江之要津,是万里长江上游的深水良港,向来就有“白沙朝天嘴,重庆朝天门”的说法。
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处别有洞天,江小白出自白沙镇。相传,在一个叫朝天嘴码头的江畔河沙在阳光的照耀下,沙粒闪烁发光,呈现白色,白沙镇故而得名。汉时这里有了村落,宋时开始建镇,明时将这里改为水驿,清末它系四川著名的四大集镇之一。白沙古镇核心区域有保存完好的老街老巷38条、约8.5公里,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曾有酿酒作坊三百多家,各种东方文化一应俱全。有着与现代文化脱轨,却自成一派的江湖气息。 “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江津烧酒享誉已久,镇上曾有300多家酒作坊。没有官府大宅的架势,充满质朴的气息和静意,翠竹掩映,恍若世外桃源。白沙坝历史上是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梁漱溟、黄炎培、文幼章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白沙古镇已拍摄《母亲母亲》《开罗宣言》等影视剧作100余部,目前正在打全流程、全产业链和集智慧、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新型影视基地。
考察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农村公路两旁桂花树成排,池塘碧水悠悠,鸭子戏水,柑橘飘香。面积14平方公里,全村3000余户、7380人,村里栽有晚熟柑橘7500多亩,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村庄公共场所绿化和绿色示范村庄建设,前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86万元,全村有近九成村民从事柑橘相关产业。这里距白沙镇较近,海拔250米左右,错落有致的村舍,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蔡律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