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广告收入旺季的第三季度,互联网大厂的广告收入增长却来了个急刹车。股价应声下跌,最值钱的10家在上一周市值总计蒸发了超过 850 亿美元。
一周前,互联网公司们集体交出了一份令资本市场头疼的成绩单: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互联网行业曾经的3巨头广告收入增速集体回到了个位数。阿里巴巴进入了最慢增长季,贡献收入大头的客户管理(含广告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长仅为3%;百度的广告营收再一次陷入低迷,广告营收同比增速仅为6%;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速将至了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Q3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甚至以腾讯新闻为主要承载平台的媒体广告收入,开始负增长。
互联网新贵们也受到了波及。
最受关注的是字节跳动。关于其广告收入的说法众说纷纭——《证券时报》称,字节在今年11月18日商业化产品部召开的全员大会上披露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第一财经》称,字节跳动2021年广告仍可至少保持20%以上的增长。而《The Infomation》的说法则是,认为字跳今年营收增长60%;《晚点LatePost》的说法是,今年第三、第四季度抖音整体广告收入增速下滑至30%-40%,个别月份增速将低于20%。
更多的说法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确实在下降。但是如果对比BAT仅为个位数的增速来看,其增速依然是佼佼者。我们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9月,字节跳动广告同比增长20%,而10月则为17%。
在第三季度,快手是少有的表现亮眼的企业。其广告收入实现了同比 76.5% 的增长,达到 109 亿元。这是广告收入超过百亿的互联网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企业。
快手 CFO 钟奕祺在电话会议上透露,对效果类广告业务贡献最大的是传媒和资讯,此外,游戏类、快手小店和直营电商、电商零售类都占据较大比例。在品牌广告方面,最大的贡献是电商零售类,此外还有快消品、食品饮料。
聚集上亿年轻人的B站表现同样不俗。第三季度,其广告营收为29.36亿元,增速由上季度的200.6%下降109.9%。但因为其总体盘子太小,大盘对其造成的影响有限。
互联网大厂们正在接受一个现实: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的广告收入增长放缓,且这种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愿意付钱的少了,有钱的开始捂紧钱袋子,广告本身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自从2018年经济增长放缓以来,广告投放就已经放缓。腾讯、百度的广告收入在2019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放缓。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总营收为855亿元,网络广告贡献了134亿元,贡献率为15.7%,同比增长25%,但环比下降21%。同时,百度网络营收(即广告收入)为21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告收入仅上升2.8%。
为了提高广告收入,腾讯不断释放朋友圈的广告势能,比如朋友圈第三条广告全量开放。今年第二季度,腾讯广告在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23%至228亿元,是两年多以来首次跑赢腾讯整体增长,而其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微信平台的增长。
前两年,在线教育和新消费的爆发,让互联网大厂的广告收入增长得以维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7月,参与暑期招生战的在线教育公司公告投放总额达到30亿-40亿元。AppGrowing《2020年度移动广告投放分析报告》显示,教育培训行业2020年的广告数占比为6%,在2020年全年重点行业广告数中排名第4。但是,今年受“双减”政策和监管影响,在线教育投放的广告量锐减。最新一份数据显示,字节教育今年的教育广告收入将会下滑40亿左右。
曾经备受追捧的新消费品牌,现在正在被放弃。“资本本来期望烧出一个新天地,很多ROI不到0.5还是硬投。”一位新消费品牌创始人分享道,他们都希望打造中国的宝洁、中国的雅诗兰黛,因此疯狂问市场要数据。ROI为0.5,意味着投入1块钱广告只能带来5毛钱营收,加上没有创造出品牌效应,拉不来新用户,老用户不愿意购买,导致新消费品牌持续亏损。
同时,广告效果也在持续下滑。“几年前,我拿着钱去做推广,线上的话就是天猫京东聚划算之类的,闭着眼睛也能有高产出,你现在再去来这套就不好用了,对比之下ROI大概滑了3-5成。”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电商运营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广告投放也不如人意”。
一位消费品牌负责人讲,现在国内投信息流广告做品牌投放的,ROI很少有过1的。“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抖音自己搞电商就把这部分流量减了很多,池子小了,大家又想投放, 价格就高了,产出低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放缓。8月份消费数据明显低于预期。
因此,在消费疲软的第三季度,品牌方都开始捂紧钱袋子。据App Growing数据,2021Q3 全网广告投放量3600万条,投放量出现明显下滑,从7月的1700万条下降至9月的不到1000万条。
愿意付钱的人少,有钱的人开始考虑效率。钱袋子充盈时,企业会在小红书、抖音、淘宝等多个品牌投放广告。但现在他们开始考虑效率,“小红书我们现在不考虑,转化率太低了。”
等待,还是寻找新增长?
第三季度不乐观,第四季度也不会更好。
在本来应该是广告营收旺季的第三第四季度,互联网大厂都给出了并不乐观的预期:阿里巴巴预计2022年下半年的收入增长将在11%到16%之间,会比上半年更低。百度则给出了一个更宽泛的数字,第四季度其核心业务营收增长将在5%至16%之间。
至于什么时候恢复高增长,没人可以给出确切答案。
互联网大厂薪资真相:年薪100万究竟有多难?
要攒够100万需要多久?
对于近10亿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口而言,不吃不喝至少需要42年。但是对于那些在腾讯工作的“新生代民工”而言,这只需要1年多的时间。因为,根据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人均月薪为8.06万元。
互联网的造富速度再一次令人惊叹。过去20年,北上广深的房价平均上涨了10倍左右。互联网大厂似乎成为仅存的财富积累速度可以和通货膨胀对抗的行业之一。
因此,就算超负荷得加班透支了对生活的热情,就算居住环境恶劣到4公里见不到1个便利店,就算被PUA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互联网依旧人才活跃度最高的行业。年轻人将最好的光景交付给互联网,他们相信在这里可以实现社会阶层跃迁。这里是高薪的代名词。“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211大学,年薪100万”,是对这里最真实又最魔幻的写照。
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年薪100万,就算是被誉为最赚钱的程序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平均薪资也就是4至5万。不止一位从业者告诉我们,互联网的收入确实很高,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市值前10名的互联网公司释放出来的校招岗位越来越少了,每年有800多万应届毕业生,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甚少有人可以加入到这场盛宴中。
“我们没有那么多钱”
大概10天前,中概股第一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中透露出一个令人羡慕的数字:腾讯员工三季度人均月薪为8.06万元。互联网公司最令人关注的是股票、期权变现带来的造福神话,没曾想,就连收入也让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怎样才可以去腾讯上班”成为了大多数人最迫切的疑问。在互联网大厂中,和代码打交道的程序员是收入颇丰的一批人。但就算是“钱赚得相对容易”的腾讯,也有太多程序员没有达到月薪8万。
有匿名腾讯员工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这8万并非等于月薪,而是平摊在每一位员工身上的人力成本,包括薪水、公积金、社保以及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花费等。但他也披露了一个数据,“(腾讯员工年薪)最低级别为30-50万,平均数位50-70万,高级别为70-120万,极少数高管大约在200-1000万。”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达到月薪8万,他们是被平均到了8万。
一位在滴滴和美团都工作过的程序员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4年的研发人员能拿到年薪60万也是比较难的事情。程序员想要拿到年薪100万是非常稀有的。“他必须是很好的学校背景,学历也不差,而且业绩突出。”一位服务过滴滴、美团、字节的互联网行业资深猎头表示。
想要涨薪,跳槽比晋升来得实在
在互联网从业者中,流传着一份互联网公司名单,不是按照市值、人员规模排序,而是按照待遇。在他们心中排在第一梯队的是,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第二梯队是拼多多、快手、滴滴,其次是美团、小米、京东。
这是互联网基层从业者的跳槽指南。大部分从业者会从小厂跳槽二线最后跳到大厂,以期自己可以享受到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跳槽是从业者们总结出来的获取更高收益的最有效方法。互联网大厂拥有一套精细的职级制度和晋升机制,不同的职级意味着不同待遇,晋升则是实力加运气的综合作用。“从准备晋升到最后出结果,前前后后需要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员工需要准备一份精美的PPT、完成多次答辩,最后才有可能晋升成功。”一位京东员工表示。
一位曾在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的缩写)工作过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自己连续好几年绩效评定都拿S,但是就是没有办法晋升成功。大厂的绩效评定一般是271或者361原则,2和3代表可以拿到S和A的人,7和6代表可以拿到B,剩下的1则是更差。拿到S和A的人可以拿到更高的涨薪额度或者更丰厚的年终奖。比如在快手,获得S级的员工最多可以拿到10个月的年终奖。而更差的1则什么都没有。
但是这并不能抵消职级不动带来的焦虑。
一位超级短视频平台员工连续2年都没有晋升成功,他每天加班到深夜,周六日也是公司加班常客,但是就因为自己负责的业务特别细碎,无法形成系统性的产出。换句话说,他的岗位职责就是到处捡芝麻,在晋升时明显处于劣势。
公司每年的普涨着实有限,一位大厂员工用只能抵消物价上涨来形容自己所在公司有限的涨薪幅度。但跳槽带来的薪资浮动则更加丰厚。一份数据显示,薪资涨幅超过30%的程序员比例中,跳槽的相比不跳槽的大得多。
职级停滞带来的焦虑和薪资带来的诱惑,让很多程序员在一个职级呆得时间久了,就会想要看一看其他机会。在大厂决定做一个新业务时,这是最佳的跳槽时机。一位京东零售员工告诉我们,在互联网公司中,京东的待遇并不高,很多京东人跳槽去抖音电商基本都翻倍,一些人收入甚至达到原来的2.5倍。不止一位社区团购从业者告诉我们,今年阿里巴巴决定集中力量推进社区团购,很多橙心优选、美团优选的人,以涨薪50%甚至更多的幅度来到了阿里。
越来越少人可以分享到红利了
几乎没有人可以否定互联网依然是高收入行业,就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唱衰论调出现。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向上的年轻人而言,互联网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忍受大小周、996、PUA带来的压迫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更好的生活。
一位在字节跳动员工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出身农村,没有任何背景。一路好好读书,进入国内顶级高校,读行业最顶级老师的研究生,然后进入互联网大厂。加班,熬夜,依靠自己的努力,工作5年,他已经实现了年薪100万。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实现社会阶层跃迁最快的方式。大厂也喜欢用年轻人,他们单纯,动力十足。今年校招,各大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开出了史上最高的薪资来招揽年轻人,腾讯的白菜总包(价格最低的offer)都达到了40W,比很多老人都要高。
大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年轻人之间,还包括老人。为了留住老人,互联网大厂们在今年纷纷派发出了大礼包。今年6月,阿里巴巴内部结束了一轮普调,幅度是历年之最,很多P5、P6拿到了50%的普调。7月,京东发布公告,称从2021年7月1日开始到2023年7月1日,将用两年时间把员工平均年薪从14薪逐步涨到16薪。
但这可能是最后的红利。
阿里巴巴近期发布的2022财报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其营收增长只有16%,为上市7年以来最低水平。其CFO武卫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2年下半年收入的增长,应该会保持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只是,越来越少人可以享受到互联网的高薪红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