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定义偏向于对不同性质国家实力的描述,这种力量的二分法还可以延伸到如下图所示的其他领域[1]。
硬实力 |
软实力 |
军事、经济力量 |
制度、价值、文化 |
产品、硬件设施 |
品牌、服务、软件 |
传统经济 |
新经济 |
工业时代 |
信息时代 |
唯实主义 |
理想主义 |
直接影响 |
间接影响 |
表1 硬实力与软实力
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来看,旅游产业包括旅游社业、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行业。景区内旅游产业的产业软化程度可以用软化率来加以衡量。在国外,一般以非物质消耗与人事费用的总额同产值的比例作为产业软化率指标。其中,软化率指标低于40%的产业称为硬产业,40%~60%的产业称为中软产业,超过60%的产业称为高软产业[2]。日本财政部研究和规划司研究委员会构造了两个经济软化度指标(Sheridan,1984),分别为:经济软化指数A =非物质投入/总成本(%);经济软化指数B=劳动和非物质投入/总成本(%)。李建(2009)提出产业软化度的计算公式为产业软化度=无形投入/总投入,如果把劳动力成本考虑到无形投入中,则软化度可表示为产业软化度=软投入+劳动成本/全部产出,软化度的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表示软化程度加剧[4]。笔者以景洪市告庄西双景景区为例,浅议对景区软化率评价思路、测度指标的看法。
【概述】
告庄西双景景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商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融合东南亚饮食、人文、民俗工艺及特色夜市文化,打造了“湄公河·星光夜市”、“六国水上市场”、“六国城”、“达兰广场”等品牌商业体,并逐渐发展出傣装旅拍、跨境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在数字化建设上,以“一部手机播云南”为平台建设西双版纳六国直播电商城项目。告庄西双景景区坚持科学的运营管理、新颖的品牌打造及多元的营销推广,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沉浸式文化旅游景区,于2020年4月21日以“告庄西双景夜市经济逐步复苏”为题登上CCTV-13新闻频道。
【评价思路】
Gunn(1985)提出旅游吸引物的同心圆模型,认为一个旅游景区包括内核、保护带和包围区[5]。MacCannell指出旅游景区是一个包括游客、风景与解说三要素的系统[6]。综合Guun的同心圆模型和MacCannell的系统模型,笔者认为景区的要素包括核心要素(内核)—项目开发规划、人文要素(保护带)—景区运营管理、景区营销管理以及设施要素(包围区)—景区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其中项目开发规划指的是吸引物产品配置;景区运营管理包括日常服务管理、环境容量管理、游客管理、景区标准化管理、景区解说管理、景区智慧化管理以及旅游安全管理;景区营销管理包括品牌营销、形象营销、节事营销。通过对景区要素的细分,可以看出核心要素与设施要素的内容更偏向于硬要素、人文要素则更偏向于软要素。
【测度指标】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两种产业软化度指标,笔者认为景区软化率指标=软投入+劳动成本/总成本(%),其中软投入大致等于人文要素投入。软化率指标结果越接近1,说明景区软化率越高。可以看出景区软化率越高,其社会服务经济化、产品质量精细化和新兴尖端产业就会在总投资中占更大的比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软化率越高可以证明景区的发展潜力越大。景区的产业要素软化指的是通过要素结构调整,使软要素的结构效率和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同时也要保障景区内的软硬结构要素实现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参考文献
[1]John Frain. Battle Of Symbles: Global Dynamics Of Advertising, Entertainment And Media[M].witzerland,2003:32.
[2]张素秋,吕宝海.当代经济新术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222-223.
[3]王然.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软化的度量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01):99-101.
[4]李健.论产业结构软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04):88-91.
[5]GUNN CLARE. Tourist Planning[M].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s,1985.
[6]MACCANNELL DEAN.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New York: Schoken Books,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