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的行情可謂是“央媒一出手,市場抖三抖”。新華社接連發佈《警惕電子煙流向未成年人》、《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以及配方奶粉相關文章後,股市對應板塊應聲而跌;經濟參考報發文將網絡遊戲比作新型“毒品”,並點名騰訊遊戲《王者榮耀》,儘管文章隨後被刪除,遊戲股依然遭到重挫,其中騰訊跌超10%,網易跌超15%,個別遊戲股跌愈20%。
在市場見政策草木皆兵的大背景下,下半年的投資如何對沖其影響?
首先,隨著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將成為接下來的發展方向,而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特徵。未來,共同富裕政策在短期和長期都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亦將引發市場風格與行業表現的差異,是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方向。如果有人年初就意識到小康之後就要推進共同富裕,進而推進反壟斷以及抑制資本無序擴張,那將避免一大場損失。
在共同富裕目標下,想要“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的收入結構”,勢必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改變財富分配狀態,產業發展將迎新格局。一方面,暴利行業、壟斷企業將被整頓,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房地產等高生活成本行業將在政策指引下降低,數據安全、金融反腐等規範化產業將迎來機會;另一方面,隨著中等收入群體增多,提高精神生活質量的需求將擴大,精神消費將大幅提高,文化、旅遊、娛樂、體育等消費有望快速增長,符合精神文明建設趨勢的文產業將受益。此外,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帶來交通基建的潛在增速。
其次,隨著國內老齡化程度加深、生育率數值跌破國際警戒線,改善生育迫在眉睫。而改善生育絕不是僅僅放開生育就可以,完善婚育嫁娶、降低養育成本等能夠提升生育意願的環節都需要充分考慮,由此可能帶來資本撤離熟悉的領域。例如,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後,教育行業股票集體大跌,資本流出嚴重。此後的形勢表明,強力的教育監管政策給相關板塊帶來了接近毀滅性的打擊。市場上普遍分析的利好母嬰、幼教、親子娛樂等需要一個前提:生育率上來了。沒上來之前,所謂的利好就只是情緒。不過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後,素質教育的佈局成為熱點。
再次,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去產能和去產量的“雙去”政策持續推進,原油、鐵礦石、有色、煤炭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從能耗雙控這個角度來講,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變是必然的趨勢,光伏、風力、水利、核能等新能源發電迎來窗口期。當然,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多種政策的配合,從而帶來投資機會。中長期來看,能源結構優化將帶來新能源、新材料(能源金屬、化工)、儲能、綠色金融等的戰略機遇,而具備技術、符合ESG標準的企業具備護城河優勢。此外,清潔能源需要新型的電力系統與之相匹配,電力新基建需求催生。
“個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看看歷史的進程。”在共同富裕、改善生育、碳達峰碳中和、貨幣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過程中,短期情緒衝擊必不可少,最近的教育行業就是例子。本文所述的政策變革在資本市場上的體現還不充分,尚有不少機會值得挖掘,亦有不少方向需要回避。在大的趨勢面前,每一次價格回撤都可能是調整倉位結構或者增加配置的重要時點。如何把握趨勢性政策機會,對沖短期價格波動,從而把握住改革紅利、在賽道中掘金,是對投資能力的一大考驗。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大概率仍有降准及定向降息,貨幣政策持續寬鬆,釋放流動性也將改善風險偏好,權益市場仍可期。
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盈虧自擔。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