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从此改名叫“中国车谷”


吴民,在武汉经开区生活十几年。
 
每天早上,他习惯到武汉体育中心晨跑。
 
这个星期,他发现一个小变化:
 
体育中心的礼宾楼楼顶,装上了一排字:
 
中国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
 
11月3日,他又看到一则新闻:巴基斯坦大使访问该中心。
 
这是世界军运会后,礼宾楼首次接待外宾。
 
对于吴民来说,他是第一次见到“中国车谷”这个新词就在身边。
 
最近一两月,“中国车谷”开始加速跑。10月份,车谷与中交集团、中设数字、科大讯飞、本田中国、红星美凯龙集团等企业座谈。
 
10月28日,省市主要领导调研车谷。11月5日,四季度湖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主会场设在车谷。省主要领导出席并致辞。
 
时隔7天,省主要领导两次到访车谷。
 
 
01
在武汉西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座有着30年历史的国家级开发区。
 
约490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人,全球汽车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全国218个国家级开发区,它位居前十,中西部第一。
 
在官方媒体上,它简称,武汉开发区或武汉经开区。
 
而在吴民这样的老车谷人眼中,车谷之前有很多称呼:
 
车城、中国车都、沌(zhuan,四声)口、经开。
 
在老武汉人心里,这里有神龙、东风、可口可乐、统一方便面。
 
1995年,第一辆富康轿车在这里下线。2003年,东风总部迁入武汉。
 
2016年,武汉经开区工业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2019年,东风汽车销售361万辆,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二名,商用车第一名。
 
在新武汉人眼里,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岚图,都来自车谷。
 
2020年9月份,武汉首次提出“中国车谷”概念。11月份,武汉谋划建设四谷:光谷、车谷、网谷与星谷。人们第一次见到”车谷“的新提法。此前的说法是,光谷、车都。
 
从中国车都,到中国车谷,一字之变,是破茧成蝶。一年后,“中国车谷”的构想,被省市政府高度认可。
 
10月28日,省主要领导在这里考察调研后,提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等一系列新要求。
 
“汽车产业对湖北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培育引进更多头部企业和整车企业,构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这句话为中国车谷指明了方向,从中国车谷走向世界车谷。
 
11月3日,湖北省发改委到车谷专题调研,支持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11月4日,武汉经开区召开产城融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最近一两周,中国车谷完成顶层设计,未来将得到更多政策与产业支持。
 
从一系列事件中,吴民发现车谷正在加速跑。
 
一年前,换名为“中国车谷”,是武汉战略;一年后,从顶层设计上定调“中国车谷”,则是湖北战略。截至目前,车谷有产城融合项目20个,总投资额约1469亿元。
 
今后,这里只有一个名字:中国车谷。
 
02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上,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与武汉。
 
提出建设“中国车谷”的,仅湖北武汉。
 
汽车产业,也是湖北着力打造的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现代化工等)。
 
上半年,湖北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0%。汽车产量为101.6万辆,增速22.3%。新能源汽车产量31412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车谷,正在打造“一轴两带”。
 
一轴,是车谷大道产业发展轴。
 
两带,是东风大道先进制造业产业带、长江左岸产城融合发展带。
 
这“一轴两带”,就是中国车谷的城市骨架。
 
在长江左岸产城融合发展带上,与法拉利、保时捷齐名的路特斯已布局。
 
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的工地上,正在加紧施工。路特斯的武汉生产基地,总投资200亿元,预计明年年产15万辆高端汽车。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中区域总部及研究院,也在同期建设。
 
在东风大道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上,沿线有10多个整车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格力空调、鼎龙控股等一批知名企业,规划有车谷资本岛等。
 
车谷大道,以及规划的车谷过江通道,将与金口的通用汽车产业园连通。
 
未来的中国车谷,“一心领四片”:以军山新城为中心,带动沌口、常福、金口与纱帽等四片。
 
一心领四片,一轴串两带,10个字,为中国车谷的未来30年指明道路。中国车谷,还将与孝感、黄冈、仙桃、天门、潜江、汉川等协作互动,打造产业集群,打通湖北的西南多城。
 
这轮车谷规划,让吴民知道,车谷的远大梦想,远不止在车谷。一个新的汽车梦,从车谷开始,辐射武汉城市圈。
 
 
03
车谷,是武汉的、湖北的,也是中国的。
 
今年中国车谷提出,“5年再造一个车谷”,“二次创业,借东风,定军山”。
 
再造车谷,核心在于再造产业链与生态圈,再造城市新格局。
 
车谷30年,产业聚焦,30年只做好造车一件事。这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新能源汽车被推向舞台中央。
 
中国车谷,以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为三大支柱产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
 
1月29日,东风公司全新一代绿色环保智慧工厂——东风云峰投产,年产30万辆整车。
 
5月,武汉被列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车谷,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最多场景、首个全5G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
 
7月,东风岚图上市。这是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开始。东风公司预计到202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00万辆,全新车型全部实现电动化。
 
在整车企业方面,东风系、小鹏系、吉利系(路特斯)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未来还将有更多头部车企加入其中。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路上,车谷还任重道远。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新能源汽车16家,在全国排名第四,远低于江苏与广东。
 
中国车谷,有着造车的基本功,还需要新能源电池。
 
上半年,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航锂电布局车谷。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这个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两个多月。
 
在氢能方面,中国车谷抢先布局,已聚集东风公司、国家电投、康明斯、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数十家汽车及氢燃料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千亿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车谷的发展,要有更大的舞台。
 
最近,车谷首次提出建设“车谷中心城”。
 
车谷中心城,位于军山新城的中心,从地标建筑春笋到沿江融创首创的总部区。未来,这里将是车谷的中心。
 
在军山新城的招商招才中心沙盘上,在春笋旁,规划有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办公区、国际会议中心、体育中心与公共文化中心等。
 
在沿江区域,地铁16号线已经全线试跑,年底通车。长江左岸大道已开工建设。在长江一线,从哈工大机器人、爱莎国际学校、同济医院、融创与首创的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超高层地标、商务总部等)、路特斯全球总部等。
 
看过这个沙盘,吴民说,“未来的车谷都在沙盘上,整个车谷的中心在这里。”
 
车谷中心城的模式,与光谷中心城异曲同工。在老城区外,再造一个新中心,配套政务、商业、医院、教育等城市功能,用产业、企业导入人口、用城市配套留住人,最终实现“再造一个车谷”。
 
 
[后记]
 
在武汉,从中国光谷,到中国车谷,一谷造芯,一谷造车,两谷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再与网谷、星谷,最终形成四谷联动。
 
中国车谷,是复兴大武汉的动力引擎。
 
新能源汽车、高端汽车消费,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
 
中国车谷,是湖北核心万亿级产业集群。
 
一个车谷,将盘活整个湖北的汽车产业,承接一线城市的汽车产业转移,并成为国内智能汽车的主要产地。
 
中国车谷,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引领。
 
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正在车谷成圈。未来,以汽车为平台的跨界产业,也将在车谷孕育。
 
所以,中国车谷,是武汉的未来之城、产业支柱。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