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章 站在新基点上审视哲学基本问题


  

  人类新探索实践从单一的传统认知方式迈向综合的新实践探索方式——这种“物质与意识”总的相互关系发生局部流程的重大改变,推动着哲学家积极站在人脑进化前程新基点上审视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我们所处的星球上,究竟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究竟是“一切统一于物质”还是“一切统一于精神和意识”?今日你所看到的哲学基本问题不再是局部相互关系和局部片段流程能一眼清澈见底的问题,原来,这是一个不能被颠倒历史性流程主线的问题。

  笔者把反映历史性过程的哲学基本问题截取为阶段性串联表现,可看到哲学的发展应该与人脑进化过程、与物质高级运动方式的提升过程密切相关。

人类在进入完善的与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主动高级运动阶段,即人的意识已经而且能够自觉顺应自然规律而发展的阶段,一切顺应自然法则的意识主导权将为科学认知体系所把握;这标志地球人推动“天人合一”的物质高级运动完善阶段已经开启。

未来阶段的“科学意识主导权”并非意识至上,而是人类整体意识被融入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运动规律,科学意识主动全面顺应自然、顺应客观的强烈愿望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的自觉遵守,人的意识在高度自觉地顺应自然法则中阔步迈向“自由王国”。

  从阶段式中可看到:人脑功能的提升与完善是从物质唯一性起步,然后从综合知觉积累发展到有科学意识的自觉概念积累,再发展到两种记忆积累持续从基因层面促进脑功能升级换代并代代遗传,最终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意识趋向合一即“天人合一”。

从过程式中可看到:地球文明史前、史后贯穿始终的各阶段流程演示的物质第一性与意识第二性的关系是在过程中被连续表现的,那不是截头去尾可争论的问题;任何割断物质运动历史过程的理论判断,均可能导致机械唯物论或主观唯心论两种极端。

在过程式流程中,一切科学意识都是正确反映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积累和智慧结晶,差别在于能否更精准更全面。没有物质第一性,意识无从谈起;否认科学头脑拥有超越眼前事物接触范围的认知指向,人类不会有走到今天的灿烂和迈向未来的前程。

  再从阶段式和过程式两者结合的观察中又可综合看到:物质世界曾有过“物质唯一性”的漫长阶段。中山大学×××教授今所认识所阐述的《物质统一论》是囿于曾经的漫长阶段,轻视了发展的现实阶段;追求物质运动规律皆统一于某个“终极实体”,显然轻视了人的意识与世界万物有对应作用力的辩证法关系,轻视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物质高级运动其提升运动质量和水平,关键不在“物”而在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作用。

  辩证唯物论所以不能取消“物质与意识”总的基本关系,因为哲学必须以人为本,因为物质世界有了“人”才会有哲学。智人与“物”与其他人科非人科动物的本质差别,恰恰在于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差别。“主观实在”被激活为概念反应与“客观实在”之间难免存在对应误差。而强调意识指义之功能的独立性,不仅是为了调整误差,更是为了充分肯定人的意识在向上提升物质运动水平和质量方面的伟大功绩。这就是马克思的智慧。

  笔者中肯提醒中山大学的教授先生:“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是真理,然“物质唯一性”的观点则是有失偏颇的哲学判断。“物质唯一性”那种局面不在今天。地球确是从“物质唯一性”的混沌阶段起步的,但它从来就没有停留脚步,其必然发展方向是人类整体大脑要主动取得顺应客观、适应“天人合一”的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主导权。辩证唯物论不担心自己会否导致“意识”凌驾于客观之上,只有错误的哲学思想才对人脑产生误导。

  我们从意识起源和发展的自然进程中,还可以清楚看到体现为人脑生化物质形态的概念反应机能,它在人脑中既体现概念反应形态,也体现“主观实在”被激活含有指义之功能。其功能是“客观实在”通过信息与响应环节赋予人脑的机能。人脑之初是初级的、笨拙的、被动的“天人合一”;人脑今日是伴随主体杂念的、思想难以净化的、不完美很曲折的“天人合一”;人脑未来必须是必将是全面的完善的灵敏的主动的“天人合一”。

  在人脑功能进化和提升过程中,哲学思想难免发生偏移和动摇。一时认为人的意识可主宰世界万物,世界观就是人的价值观,人的价值观就是社会存在观。一时认为在客观世界面前人的一切都是被动的从属的徒劳的,只有上帝意志和“终极实体”才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力。实则,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客观的、对应的、互动的;客观实在赋予人脑主观实在的反应机能将终会趋向“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最高境界,它更是人类文明面向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前程。

  由此是否可以决然判断——智人种群所处的物质世界,也势必不会变成所谓“精神唯一性”的统一世界?如果万物消失,意识和精神之火也将同时熄灭。现代人若是真诚期望能够正确理解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需要正确分析判断什么?要判断人类文明进化程度处在何种阶段?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人类,对“意识”作用力的判断要适应这个阶段。

  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物质运动处在常规领域时,如果超越阶段性过分夸大人类现有“科学意识”作用力,就难免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泥坑也难免导致社会发生周期性紊乱。而处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新实践和新探索领域时,如若不承认预先智能程序在前沿探索领域拥有“科学意识优先权”,又会陷入机械唯物主义并妨碍探索发现的突破与创新。

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目前正处在从“物质相对制控权”迈向“科学意识优先权”这样一种“过渡和交叉”的复杂阶段。它需要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敢于面对复杂局面的挑战,依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求是原则;同时,着眼未来提出与时俱进的求是原则。

  当我们基于悠久的历史过程和对未来的憧憬展望,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一番严肃思考之后,请本书读者再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继续反思人类初级认知方式(感官感觉全接触方式)与高级认知方式(新实践方式)两者间,应该如何摆正感官感觉与人脑发达功能之间的关系?

按照中国以往哲学教科书观点,人的正确认知途径只能依靠感官感觉才能“把握客观实在”,这对处在新探索指向的人脑来说,无异于是在要求你感知到“一”只能认一;直接经验是“一”只能判断一,不可去有创意地猜想出一个“二”来。这种哲学观点,是物质运动常态领域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约定了知行合一自觉概念遵循的一切实际工作者的必须坚守,即丁是丁卯是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面对客观实际。

不过,哲学——针对面向未来面向未知的探索发现者们,还须宣示另一层面的哲理,即鼓励在新探索领域中,人的认知指向可以超越实践超前意识、大胆想象、大胆猜想、大胆判断。尤其在这个爱因斯坦的预言被反复证实的新技术革命如潮如涌的新时代、在这个“离开人的知觉的外在世界”已切切实实变成当今“一切自然科学基础”的新时代,一国如果仍然轻视直觉响应和自觉逻辑思维运动,仍然没有大胆想象和猜想,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绝大多数新探索新发现领域;否认综合知觉和自觉逻辑思维优于感官的脑功能,也就否认了人脑功能进化的必然性,更将漠视杰出人脑响应特殊信息的潜能和奇迹。

今天,与科学密不可分的理论猜想以及少数人脑的杰出思维,正在成为前沿探索领域的起跑线!超前意识、超前想象、超前判断、超前发现,不仅是意识起源的最后一座里程碑,而且是衔接和推动人类意识迅猛发展的关键一环。

创新意识的优先触发点是依靠人脑综合知觉积累所构造的响应外界细微信息的灵敏功能。它可以链接自觉的逻辑思维运动形成认知动机的快速响应;它也是依靠人体人脑的对应链接条件定律所自然拥有的灵敏机制;它能应受来自微观物质运动环节中的介质传递并能形成持久有效的探索未知的注意力方向。

  人脑的意识,其所包含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如何衡量?不在于它的来源是人的“感官把握的”还是人的“思维把握的”,而在于它的认知指向和认知结果能否经得起实践过程的最终检验。辩证唯物论绝不担心自己的哲学思想认可了人类的“先知先觉”就会导致那些超前意识、那些人脑想象中的创新概念因所含“创意成分”超标太多、展望太远,而会使“人的意识”脱离了物质本原。它所清醒守住的底线是:意识是否脱离了物质本原必须接受实践检验。

  如果是个体思维运动,运动的结果得到的思想概念丝毫没有超出他的学习积累范围,还算不算个体人脑的创新思维?如果是群体思维运动,运动的结果得到的技术判断却是他国早已创新发明了的东西,还算不算领先国际的新成果?如果是人类整体的思维运动,运动的结果得到的认知指向和认知结果却是前人曾经有过的探索经验或已经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这还算不算物质运动前沿探索领域里的新发现?那么,又为何不接受人类先知的福音?

  爱因斯坦先生:您就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您在辩证唯物论原有概念体系还未能公开承认“知觉以外的那个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时,第一个作出了这种拥有惊人想象力的猜想。实践证明,您的“相对论”中的创新概念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也是经得起实践最终检验的。

  如今,全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处的前沿领域,无一例外都是在宏观世界的千万里遥远一方探索,也是在微观世界的基因、粒子领域中探索,又是在流失岁月里那些无文明灯火照亮的史前黑暗岁月中探索,更是在面向未来世界那些奇迹无限的美好憧憬中探索……所有的前沿领域,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探索实践展开以前,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摸不着……那些领域,如果单纯依靠“感官接触”的认知方式很难找到突破口。感官感觉范围内可见可闻的物质运动规律不再是前沿科学探索的主方向主战场。

  爱因斯坦先生:您就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您在没有射电望远镜和高倍显微镜时代,就“看”到了那个远离知觉的外太空的奥秘,就预见到了您身后百年千年的科学发展方向,您的现代理论物理学是地球人向“知觉以外的物质世界”全面进军的起点。正如远古人类祖先首次依靠兽便向狩猎同伴发出新的捕猎方向指令一样,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杰出思想家,您也是。您所建树的现代物理学理论已被反反复复证明了“思维能把握客观实在”。人们相信一个倡导“思维能把握客观实在”的人,他也同样推崇“人类先知”。

  中国现代哲学思想体系和当代的哲学家们,请振作起来面对现实!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的哲学原理拥有恢宏气魄激励后人在更大的辩证唯物论圆圈里导演出气吞山河的物质高级运动壮丽活剧。

辩证唯物论不用画地为牢,自当永世长存。

看今日创新前沿,“人类先知”正在决定着未来的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