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劣趣归零
喻建国
归零,原来的一切获得、成就、盈利、功劳全部被一扫而空,回到了起点。人们都很害怕归零,一旦归零,个体原来的所有努力、奋斗、进取全部泡汤,个体重新回到两手空空的地步。
若是原来自己拥有的是贪婪、妄取、捞赃、积恶,现在被一扫而空了,归零了,那可就是好事了。个体不期而然地取得了扫恶务尽的效果,绝对是大好事,当拍手鼓掌,欢欣雀跃。
由此可见,正向归零是个体不愿看到的,负向归零则是个体乐意看到的。归零似乎不是个体自己的努力,而是外界作用的结果。但是有时候归零也可能是个体自己致力的效果。
人们在培植自己的成熟心态时,往往是先排除各种次成熟心态和不成熟心态的存在,让这些东西逐步归零,而成熟心态的内涵在此同时不断填入和补充。次成熟心态和不成熟心态的内容在人心里逐步归零的过程在也就是成熟心态在人的心田里不断矗立的过程。
处于次成熟心态或不成熟心态的人往往心里都装有充满歪理的含有恶作剧色彩的文化因素以及饱含低级人文内涵的满蘸卑劣情绪的使人产生恶心痛觉的文化内容,这些劣趣常时会指使心态次成熟或不成熟的人去加以运用,危害他人,同时也危害自身。当这些人致力于成熟时,他们会将谐趣逐步挤进自己的心田,用高尚的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使人产生舒心欢悦的文化内容和高雅的富含哲理的内蕴些许喜剧色彩因素的文化素材去替代劣趣。
从某一个角度看,谐趣替代劣趣的过程就是劣趣逐步归零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善归;若是出现劣趣替代谐趣的过程,那就是劣归了。劣归在人间也是常有的事情,原来一个比较善良的人因为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或是受到不良朋友的影响,将自己拥有的谐趣逐步被劣趣挤压出来。
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受教育者输送谐趣,同时为受教育者原来接受过的劣趣提供善归。谐趣最广阔的存在领域是由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与运谐构成的文化,而劣趣最广阔存在的领域则是由利己、损人、悻纳、抗纳、降斜、蜕幻、无筹、劣筹、嘲欺、贬虐、怨学、拒学、庸动、盲动、运庸和运糟形成的文化。
让劣趣归零是一个神圣的任务,每个人在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坚持去完成这项任务,把构成劣趣的文化从自己的身上和心上统统加以铲除,让劣趣归零是非常艰难的,要付出人们最大的努力。在铲除劣趣的同时一定要将谐趣
逐渐拥入怀中,这将是挤的运作,谐趣挤进人的心里,谐趣占领人的心田中的各个角落,把原来在那里的劣趣统统挤出去。这也是一场恶战,期望人们都能够在这场战斗中获得胜利,争取让劣趣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