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杨志立墨竹艺术


  名家点评杨志立墨竹艺术

  杨志立在自己创作的《峨眉山云雾》作品前

  杨志立,号七郎(1962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湖州竹派画家,四川省新联会书画院院长。幼承家学得先君启蒙,墨竹拜师余兴公先生入门,创作拜师冯建吴先生指引方向,书法问学于启功先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文殊院空林书画院艺术顾问,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文艺自愿者协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副院长,中央统战部新阶层自由职业艺术家服务一分团成员。

  杨志立与恩师余兴公(齐白石、赵熙弟子)在一起

  主攻墨竹绘画,擅长草书、篆刻、学术理论。2011年至2017年分别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协、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市美协等主办“杨志立大型个人画展”数次。2019年成功策展史无前列的四川统一战线丈二巨幅大型主题画展。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著出版《中国绘画流派当代名家·湖州竹派·杨志立墨竹》,被香港《大公报》、《明报》等中外媒体誉为当代湖州竹派领军人物。

  杨志立与国学大师启功先生

  杨志立艺术成就:

  在继承传统墨竹绘画的基础上自创雪竹法、雾竹法,编著《中国绘画流派当代名家.湖州竹派.杨志立》发展了湖州竹派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思想。

  发表著作及论文:

  《中国绘画流派当代名家.湖州竹派.杨志立》、《美术成都》,《郭沫若书法年谱》、《宫庭画院与文人画》、《四川文人画的复兴》、《余兴公墨竹艺术刍议》、《湖州竹派的起源》、《湖州竹派的产生》、《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及意义》、《意象雪竹》、《笔墨与非物质世界》、《怎样读懂中国画》、《关于中国画的布局》等,分别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北京旅游出版社出版个人美术专辑。

  杨志立墨竹表现形式,开“湖州竹派”一代新风。 

  墨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仅运笔墨线条来展其神韵,故而艰深高难,许多画者都望而却步。而四川画坛却有一位艺术家四十年来心无旁贷地潜心画竹,他经过不断探索研习,不断创新发扬光大,终于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造诣和独具魅力的墨竹艺术,

  杨志立擅长湖州竹派墨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作品《墨竹》荣获“第三届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金奖。杨志立笔下雨竹、雾竹刚劲潇洒,生机盎然,构图精美,韵味绵绵,独具一格。

  杨志立研习墨竹四十余年,无论是数丈巨制还是盈尺小品,无论是风、晴、雨、露、霜、雪、月、雾还是春、夏、秋、冬都是作者力求用传统的笔墨写现代人的情感和空间关系。严谨中求潇洒,继承中出新意、落笔精准、气韵生动、自成面目,作品处处弥漫出画家所崇尚的君子之风以及画家对人格的写照与颂扬。

  杨志立与孙轶青先生(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杨志立先生是一位思想型的艺术家,不同于一般艺术家的是,因为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笔墨功底,又有清晰的辩证思维能力,他的探索很有深度,也很有难度和后力。杨志立墨竹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这与他坚守湖州竹派的艺术主张和笔墨精神有关。杨志立不断在书写个性、文气、生动、传神、空间关系等方面探索、创新,充实自己,在传统墨竹的基础上,领悟古人的创作心境,结合自己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认知,根据自己的美学观创造出诸多与古人不同的墨竹表现形式。

  杨志立与钱绍武先生(雕塑、绘画大师)

  杨志立墨竹,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之竹,又有风霜雨雪不同生态之竹,亦有阴晴月雾形态之竹。竹能分如此种种不同,非观察写生细腻体验而不可。这里就既无现成可资,亦无套路可用。用传统的笔墨写现代人的情感以及空间关系。钱绍武评价说:杨志立之墨竹,不论笔意、神韵、位置、层次、渲染还是意趣皆取法宋元,画风简约、空灵,气韵生动。同时他的画又十分注重写生,不照本宣科,作品多源于生活,非常难得。艺术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筛选,再创造。杨志立一定有着艺术源于生活的体悟。他以墨竹创作承载内心的情感,刻画著自我的精神指向和追求。

  杨志立与林木先生

  著名的美术史家、评论家林木先生写道:杨志立墨竹大都置现实场景之中,自然,丰富而生动。其竹或生于水边石旁,或长于坡脚山涧,加上或近或远,或隐或显,或疏或密,或实或虚,源自观察自然,志立之墨竹形态多样,或直立挺拔,或横斜卧波,或迎风飞舞,或静谧安祥,竹生百态,各各不同。加上其别具心裁而出之无叶或少叶之竹枝,穿插于潇洒撇脱疏密有致的墨叶中,颇具精巧别致,玲珑剔透之趣。竹笋的穿插,更是志立墨竹的创造。竹笋虽与竹共生,但在历代墨竹画中却少有表现。或因其比之竹本身寓意象征意味较少。但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竹笋形态上的变化,在墨竹场景中的穿插,既有真实生动的一面,又有形态变化的趣致。尤其是杨志立以准确而灵动之笔墨画笋,一笔成形,既有笋之盎然生姿,又有笔墨浓淡之趣,笔力劲健之功。堪为志立墨竹之独造。

  杨志立与钟华培先生(香港敏求精舍主席、收藏家、中国文物学会顾问)

  林木先生指出,杨志立墨竹画既源于现实,又突破现实。在笔墨处理上是颇具匠心的。由于坚持写生,他在墨竹造型上用笔十分准确,不论竹杆竹枝竹叶,皆能一笔定型,既有形之准确,又有笔之趣味。其用笔,或一笔而有浓淡之分,或笔笔之间有干湿躁涩之变,加上坡石水渚草苔穿插,笔墨之变化亦就更多更丰富,这也使得志立之墨竹变幻多端,莫可端倪,这在墨竹画中显然是罕见之作。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更需要君子之风,墨竹其实与任何竹子品种无关,它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综合出来的一种心中之竹是君子的化身,也是中华精神。”

  杨志立画竹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他真的爱竹。由竹的寓意,爱屋及乌,而爱竹的潇洒自然灵动鲜活的形态,由此而去观察竹,写生竹,真正去画竹。他的这个倾向与墨竹界的人喜欢画谱上的墨竹,不太喜欢──至少,不太去画──自然中的竹很不相同。志立爱竹,他观察自然中生动的竹态:春、夏、秋、冬之竹,雨中雾中之竹,雪压竹丛之雪竹,风中摇曳之风竹,茂密繁盛之丛竹,行只影单之孤竹,还有石旁之竹,水边之竹,月下之竹……自然中的竹本来形态就丰富多样,你愿意去观察,去表现,所画之竹自然就生动鲜活而无套路。志立的《四季墨竹长卷》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之竹态合为一卷,描绘得生动自然。他的风竹可真是临风飞动,摇曳多姿,动感十足。雪竹则雪压枝头,虚实相生,参差隐显。雨竹则凝重湿润,苍翠欲滴。雾竹更飘渺空灵,楚楚动人……

  杨志立擅长湖州竹派墨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作品《墨竹》荣获“第三届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金奖。杨志立笔下雨竹、雾竹刚劲潇洒,生机盎然,构图精美,韵味绵绵,独具一格。

  这种来自现实的写生画竹之法,保证了志立画竹超越套路而丰富生动。如果说平时所见之文人墨戏小品墨竹大多潦潦几笔,“意到便止”,其样本大多又是《芥子园画谱》及郑板桥、文同、柯九思们之画竹摹本,造型简单,套路感太强,那么,志立画竹,画面造型生动自然,丰富多样,当然超越了小品墨竹的简单套路。志立画竹因源于现实写生,画面大多充满复杂的细节处理,因此画面往往也具备较大尺寸。例如《四季墨竹长卷》从春笋萌发生意盎然的春竹开始,到枝叶繁茂的夏竹,萧瑟冷落的秋竹,再到大雪压枝的冬竹,造型生动复杂,变化多样,长卷画幅达1000cm×70cm。《蜀山风雨图》也是大丛大丛迎风飞舞的竹丛,尺寸则是110cm×140cm。《瑞雪图》一幅则几丛竹枝相互交叉,雪压枝头亦呈繁密之态。光这尺寸,你就知道志立墨竹在造型立意上不同寻常之功底。

  杨志立创作的墨竹图《晨雾》,330公分高X660公分宽。竹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哲学)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杨志立专注于表现竹的潇洒自然、生动鲜活的自然之态,专注于笔墨水纸相得益彰的形式意趣,更专注于突破前人的模式求新求变。采用多种方法,枝干叶丛在浓淡虚实中穿插铺排,生动鲜活。无论是丈余巨制,还是盈尺小品,无论是风雪雨雾还是春夏秋冬,无不让人在自然形态中感受到虚静与禅意。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是赵孟頫的写竹名句,他主张书画同源,画竹应以书法入画,称画竹为写竹,强调画竹的书写性,纵观墨竹画史,尤其宋朝之后,善于墨竹者无不长于书法。文同作草书“落笔如风”,苏轼则名列宋代书法四大家,其他画竹名家如赵孟顺、柯九思、石涛、郑板桥,均以书法著称于世。苏轼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歌与绘画本身具有通融性, 援诗入画,对墨竹绘画的造境、情意和韵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升华其韵致。

  “身与竹化”和“胸有成竹”是宋以来写竹者的境界追求,其本质是中国文人对内心“比德”的观照。两种说法均出自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故画竹者必先成竹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  

  辑录部分著名学者对杨志立墨竹艺术的学术点评:

  林木(中国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

  杨志立为国内画坛不多的以画墨竹名世的墨竹画家。志立画竹,却胸无成竹,信手而为,随机应变。志立的墨竹,是虚实之间因心造境的别构灵奇。

  钱绍武(中国雕塑、绘画大家):

  杨志立墨竹画风简约、空灵、气韵生动。作品多源于生活,非常难得。

  冯其庸(国学大师):

  杨志立墨竹是正在呼吸的作品。(题字:湖州遗意杨志立书画)

  孙轶青(原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高竹存真气,神笔倍生姿。

  叶毓中(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墨竹神韵,意会东坡

  徐无闻(著名学者):杨志立画墨竹很有前途

  沈福文(川美老院长):杨志立同学虽然素描差一点,但他是国画人才,我们不能因为素描的原因把国画人才挡在校外,应该想办法把他留住。

  吴冠中(艺术大师):杨志立的墨竹有传统,有想法,不错。

  宋克君(著名画家):你的墨竹功底很深,现在我看没有人画得过你,你再在书法上下点苦功,以后你会很了不起。

  岑学恭(著名画家):明清时期墨竹都被画烂了,很难出新,你还能在传统墨竹基础上自成面目实在难得,我希望你坚持画下去。

  吴凡(美术批评家):你的墨竹文气里面透着骨气

  侯一民(央美老院长):这小子很有静气(题字:杨志立艺术)

  晏济元(著名画家):你的线条甩得伸,竹叶有力道,很多古人都不及你。

  启功(国学大师):墨竹是典型的文人画,哪有文人不会写字的道理,你现在墨竹已经画得很好了,你敢题字吗,题了就报废,我建议你把画暂时放下先写两年字再说,写得好你就画,写不好你就干脆不要画了。

  蔡律  2021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