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我与江西文坛长青树 阳春的文学缘
曾祥裕 3月24日上午,天晴暖和,我带着各地书法家、画家赠送给我的作品,前去赣州市黄屋坪路的博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给卢清华总经理欣赏。 我们在喝茶聊天时,见到一个头戴小红帽的老人,他看到书法家李安华一幅新作,便引以为荣地大声说着:“李安华是我的好朋友!我现在就打电话他……” 我一听熟悉的声音,惊喜地对卢总介绍说,他是大作家阳春! 自从我从事风水职业后,长年累月在神州大地奔波,与阳春老师阔别十五年之久,今日不期而遇,真是阳春三月好事多。 眼前的阳春老师己成耄耋老人,他说,曾祥裕,我今年八十六岁啦,有点耳背,记忆常短路。你了不起呀,成了风水界名人!” 我十五年没见阳春老师,今天看来他更瘦了,但精神矍铄、风采奕奕、激情飞扬,滔滔不绝地叙述他近年来的喜与忧。我倾听中了解到,他隐居上犹山乡的阳春草堂被征用了,让他失去了精神乐园,这使他心情很不爽。 此外,他创作的《蒋经国三部曲》—— 1.《从溪口到赣南》 2.《在大陆最后的日子》 3.《宝岛岁月》 以及《蒋经国外传》等作品,风行海外。 阳春老师慷慨地时卢总说,我家离您这里不远,现在就回家拿两本书送给您们! 他家在市文明大递一栋楼房里,九十来亇平方米,他夫妻俩与女儿女婿一家人住在一起。 阳春老师依然还是急性子,说着就转身回家,约二十分钟,他兴冲冲用袋子装了四本书过来。 我与卢总十分感动,一个耄耋老人如此热情大方,真的很可爱。 卢策老师是我赣南日报老同事,老前辈,为人随和,乐于助人,文学造诣高,淡泊名利,在文学园地里勤于笔耕,著有小说散文集《茶树坳》,诗集《春歌集》,理论评论集《文学的审美情 感》,报告文学集《群星璀璨》,长篇小说《南天烽火》、《小鬼班》、《三年游击战》等400多万字。 如今,他正全力以赴,集中精力与时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一般不外出应酬。他听说,阳春老师和我在一起,便答应今天破例出来。 后来,画家张德光以及赣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邱丽红等人也应邀而至。 卢总是一位儒商,广交朋友,他的公司常常书画名家欢聚一堂。 中午,他开车把我们载到赣纺文创园一家客家特色饭店吃饭。
他兴之所至,放下饭碗,说,我的研究员职称倒是研究赣南客家山歌赢得了省文化厅官员的欣赏和好评,现在我唱给您们听,原生态的山歌! 顿时,清亮高亢的山歌在饭店回荡,阳春老师中气足,山歌唱得如此有韵味,让我们大吃一惊,沒想到他的山歌唱得如此好! 卢策老师评价道,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 说完,卢策老师也应和着唱了几句山歌,此起彼伏的山歌声充盈着欢乐的海洋。 这是一次难得的赣南文坛老作家精神大会餐。 我以茶代酒,分别恭祝阳春老师、卢策老师、张德光老师健康长寿! 回家路上我感概地说,阳春老师作为耄耋老人,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依然辛勤耕耘文学园地,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命不息,笔耕不止!
作家徐峰给《蒋经国奇闻异事》作序时,佩服阳春这种隐居创作精神:“我了解阳春,他是为了生存而逃避。如果中国当代作家在生存遭遇‘瓶颈’时,都不选择流俗或堕落,而是去乡间筑一草堂,我们的文学能没有希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