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股由盛运环保跌入深渊到近期现涨停潮!


 退市股由盛运环保跌入深渊到近期现涨停潮!

中国资本市场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在退市股方面就体现得比较充分,规则总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以满足更多的公司能达到退市的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A股退市比例相当于海外市场而言太过低下而不得不通过一些新的手段提高退市股比例。

就俺的一些记忆里退市股早前就是连续3.5年亏损而被终止上市,但现阶段估计退市条件就比较多了。

现阶段除了连续3.5年每股收益亏损要退市以外,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造假(应该讲是严重造假,造成了极大的不好的社会影响力)、年度营业总收入不足2亿、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海外由于不设涨跌幅限制从而让网易得以重生,故而讲A股有能力的公司大股东们得早早地守住1元大关)等等。

由于创业板早前讲是不能去三板的,即直接退市不能在市场上再交易,但由于东北的一支股造假上市而遭遇到直接退市,感觉到经过多方努力又允许创业板达到退市条件后可以去三板交易,但不得重新上市?

至此,去年面值退的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以盛运环保为首的退市股最低股价达到了0.11/股而成为A股历史上显性第一低价股,一度让退市股跌入深渊,在它之前的海润光伏跌至0.12/股。

不过,如果通过历史复权价来看,盛运环保、海润光伏创造的显性0.11/股、0.12/股都会达到隐性的0.5/股以上,而仍然没有低过更早时间退市的福建九州创造的隐性0.34/股(显性0.17/股)。

    显然在退市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导致这些退市股跌至分钱时代,即显性低至0.1元下方,更不用说复权价跌至分钱时代了。这从侧面反应了中国A股超低价品种的稀缺性了,这与我国人口众多而导致参与者也众多是分不开的。

    看一看港股市场,既然有700多支仙股,还有不足A股股价一半的市场,但为何无法吸引广大的大陆朋友去参与港股炒作呢?这也与庄家的总体成本分不开的,因为港股市场发行价大都是A股发行价的一半,而中国石油却达到了其H股的10倍!

    由于A股触发退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但并没有浇灭人们对退市股的炒作?近期退市股就出现了(短期的)涨停现象。

     新上三板的乐视网(3)实现了连续26个涨停板记录,它从0.18元涨至目前的0.48元,封单提高到了0.823702亿股,接近4千万元;昨天看见乐视网因连续10年造假被监管机构处罚2.4亿元,老贾被处罚2.41亿元,不知对该股的继续涨停受不受影响?因为昨天阿里巴巴因为被罚182亿还导致该股双双暴涨(香港与美国市场涨8-10%)。另外两支上市时间不长的龙力(3)也从0.20元涨至0.30元(回踩至0.27元又攻至0.29元)。千山药机从0.19元涨至目前的0.29元(涨停封单达416万股)。

    在退市整理期的4支股:

    天夏退从0.20元攻至0.25元,阶段涨幅达25%而结束整理期。

    长城退从0.23元攻至0.27元,涨17%

    秋林退从0.30元攻至0.39元,涨30%而实现了连续三个涨停板但又搞了一个天地板至0.33元。        

    工新退从0.24元攻至0.36元,涨50%而实现连续4个涨停板。

   无论是新上三板的退市股还是整理期的退市股都呈现出的是短暂的涨停现象,它们的基本面短期内不会出现重大的变化,毕竟能去三板的公司基本面肯定是糟得不能再糟了;而相互的债务纠结处理起来别说3-5年处理不完就是7-10年能处理完都要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