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引入职业培训新模式应对新挑战


 4月1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的学徒制培训国际合作项目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人社部、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企业联合会,以及来自天津、重庆、湖州、日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60多家试点单位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人员200多人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01
会议期间,人社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国学徒制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国际劳工组织介绍了学徒制国际劳工标准制定、对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初步研究成果、《优质学徒制系列工具第二卷——从业者指南》和优质学徒制培训中的校企合作国别经验。会议还交流研讨了如何在我国开展高质量学徒制培训,特别是如何发挥人社部门、企业和培训机构作用,以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员工的挑战。
 
02
学徒制培训国际合作,引入哪些学徒培训新模式?
学徒制培训作为传统的技能传授方式,近年来在全球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并被作为企业持续获得可靠人才、青年顺利进入劳动世界的一剂良方。而各国政府,无论是传统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重新审视、改革和发展学徒制。2018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最新要求,加强学徒制培训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2020年11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与国际劳工组织开展学徒制培训国际合作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0〕166号),决定与国际劳工组织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开展学徒制培训国际合作项目试点工作。确定天津市、重庆市、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日照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试点单位。试点主要内容是,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对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研究,试点使用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学徒制培训工具,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能力建设研讨等。
 
03
配合企业新型学徒制,人社部组织开发哪些教材?
为配合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专家,编写了系列全新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材。
 
教材内容紧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契合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的培训特点,遵循“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突出体现培训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材体系基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分段课程架构设计,包括通用素质类、专业基础类和操作技能类三类教材。通用素质类教材基于文件要求的通用性培训内容确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类教材基于专业类别和企业培训实际确定。同时,统一制订新型学徒制培训指导计划(试行)和各教材培训大纲。
 
教材编写形式生动活泼,清新朴实,注重实操。通用素质类教材用典型说话,将职业道德与劳动者鲜活事例相结合,在每一章节后设计“即学即用”栏目,启发学徒结合工作实际,寻找身边榜样,真正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类和技能操作类教材以通用知识为重点,以讲清“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目标,以实用、管用、够用的内容切实促进学徒技能提升。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材是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重要教学规范和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