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观指南:愿景日常化 目标实践化


 

 
笔 记

做企业在很多道理上其实和做人是共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者获得健康成长的基础要素是价值观的树立。

 

企业如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无论企业的商业模式多么新颖,无论企业的产品多么出色,无论企业的核心团队多么优秀,都是徒然。

 

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他的天赋越好,水平越高,才华越多,未来可能带给社会的危害、或者带给与他合作共事的人的伤害也就越大。

 

司马光说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这里的德在我理解,就是人的正确价值观。

 

把这个道理放到企业治理上,同样适用。

 

那些伟大的企业,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也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波折,但后来都挺过来了。他们是纯粹的运气好吗?当然不是。

 

伟大的企业,总有一条绝不容挑战与逾越的价值观。

 

价值观这个东西,很多人都觉得太虚,一个口号而已。撰写一个说起来朗朗上口又容易被人记住的企业价值观并不难,几位高管和老板坐在屋里聊聊天,让秘书把会议纪要整理出来,归纳一下,很快就可以下发到员工手中。

 

真正难的,是如何让员工理解并把这一两句话、十几个字融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每一笔订单合同中,每一次的跨部门协作中,每一年的战略决策中……

 

让我们看看全黑队在球队成长过程中,是如何看待价值观的。

 

 

 

书 摘

 全黑队的管理指南有这样一条:

 

价值观决定我们的品格。

品格决定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信念的基石。任何一个持久的组织,从教会到国家,从公司到法庭,都会为自己制定一套核心原则——信仰、希望、慈善、自由、平等、博爱……

 

以价值观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文化是全黑队的基础,是他们获得持续成功的秘诀。但是,正如商业领袖们所周知,诸如“诚信”“牺牲”“决心”“想象力”“创新”“协作”“坚持”“责任”等价值观词语,在抽象上似乎很有力量,写在纸上却可能是平淡无奇的。真正的挑战永远是把它们融入生活中,融入你所领导之人的生活中。在如何做到这一点上,全黑队是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案例。他们便是把愿景转化为日常行动、把目标转化为实践的管理大师。

 

事实上,“全黑队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关键就是将球员的个人意义与更高的目标相结合,以及管理他们的文化和愿景的能力。


毕竟,全黑队的竞争优势并不来自球员数量;英国的橄榄球运动员数量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尽管大众媒体普遍存在误解,但竞争优势也与种族无关。直到1976年,全黑队才有了第一个前来效力的波利尼西亚人——布赖恩·威廉斯(Bryan Williams)。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全黑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显然,全黑队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基础建设,而在于其文化内核。

 

全黑队在赛场上的非凡成功始于赛场外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将愿景、价值观等一切力量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多世纪里为他们提供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成为全黑队的一员意味着要成为文化遗绩的管理者。你的任务是把球衣放在一个更好的地方。

 

感 悟

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然是所有企业的惯性思维,没错。

 

为了生存与发展,说简单点儿,为了活下去,企业必须要尊重商业的本质。

 

但在商业的本质之上,还有一条最深层的信念在驱动着企业成长,所有企业分子每天的工作,其实都是以这个信念为标尺的。

 

一个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其根本特征应该包含两条要义:一是要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二是要实现股东、员工、用户、政府、合作伙伴等多方的共赢,绝不应忽视任何一方的感受和利益诉求。

 

一条出色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的一根命脉。

 

我看了一些成功企业的价值观——

 

“和用户在一起”,这简单的六个字,已经告诉了员工一切行动指南。

 

“从0到1是创新,从1到1.1也是”,企业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必须鼓励时时创新,鼓励点滴的创新。

 

“坚持自我批评,长期艰苦奋斗”,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才会减小迷失或误入歧途的概率

…………

说到底,一家企业的价值观,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必须是:企业长期坚持的对待市场、对待用户、对待员工、对待股东的基础态度。

 

这些态度加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必须成为企业拥有更强大竞争力的驱动力。

 

这才是一家企业最根本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