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个志愿者之城


  重庆是一个志愿者之城

  2021年4月21日下午,我与一批批朋友拜会重庆市志愿者代表人物刘崇和。

  《中国青年报》曾做了一个关于“做好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7.9%受访者痛感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当一个社会出现“做坏事容易,做好人难”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反之,做个好人,奉献爱心,担当一份社会责任,却是太难,甚至不被理解和遭受诽谤。做公益,被质疑为名为利,经受更多的烦恼,志愿者们有时受到巨大压力,我们所要了解的,正是志愿者们的真实情况。

  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刘崇和“重庆市学雷锋标兵”   蔡律摄

  刘崇和获得的“弘扬雷锋精神”奖杯   蔡律摄

  “普法”宣传,文艺志愿服务,从楼宇到田间,从扶助到支撑,守护青山、守护绿水、城市提升、美丽乡村,扶弱助残、治安巡逻、环境维护、陪伴照护、调解协调、禁毒支持,重庆智博会、重庆英才大会、西洽会、上合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到处都有重庆志愿者身影。重庆志愿者用行动诠释“志愿,让社会更美好”。

  刘崇和救助贫困山区儿童

  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加相关团体,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在非本职职责范围内,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服务精神,“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志愿服务原则,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刘崇和带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为农民建房

  据来自重庆民政局消息称,目前重庆市已发展实名注册志愿者635.7万余人,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这意味着,每100个重庆户籍人口就有20个注册志愿者!”, 重庆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

  刘崇和在街头为市民免费修理家用电器

  重庆刘崇和用自学的科技、文化去丰富自己的技能,对无线电特别感兴趣,把零花钱都积攒起来买书籍自学,从1975年开始为市民免费修理电器,1997年8月,刘崇和、刘崇华两兄弟在歌乐山中梁镇承包下2000多亩荒山植树造林,现在打造已成为老百姓纳凉的绿色志愿者基地。凡人善举影响社会,改变人……

  重庆媒体曾报道刘崇和多年照顾孤寡老人的照片

  从70年代到90年代,他照顾的烈属老人张德芳达11余年;为残疾老人徐志坚义务担水达7年之久;为巫大清老人修房补漏、拿药看病等好人好事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四十六年来,刘崇和带领他的学雷锋爱心团队为广大群众义务“做好事、行善事”上万次,团队的队员还将自己省出来的零花钱捐给弱势群体、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灾区等困难人群,累计捐款上千万元。世界纪录协会2016年颁发“世界上连续获得‘学雷锋’荣誉称号时间最长——刘崇和”世界纪录证书。

  刘崇和从汶川地震灾区带到重庆的孤儿

  刘崇和支助的贫困地区儿童

  “你可以不伟大、可以不富有,可以不勇敢,但是绝不可以不善良”“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使你的付出、你对别人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拜访中国首届百位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刘崇和,他这样说道。

  世界纪录协会2016年颁发“世界上连续获得‘学雷锋’荣誉称号时间最长——刘崇和”世界纪录证书。

  《我是志愿者》剧组导演马雍、编剧邓义胜、方文春与刘崇和先生合影

  笔者与方文春同刘崇和先生合影

  “有一种信仰叫善良,总让我们饱含泪光,凡人善举热血滚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涓涓细流爱的海洋,用道德营造好风尚,传递真善美的芬芳。有一种力量叫担当,总让我们心潮激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天塌下来有我们扛,堵枪眼也敢顶着上,铁肩撑起民族脊梁,沧海横流多难兴邦。我们新时代的志愿者多么荣光。”这是正在紧张筹拍的电影《我是志愿者》主题曲,这也是对中国1.9亿志愿者的崇高礼赞!

  蔡律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