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认知品牌命名的戏法


 有效认知品牌命名的戏法

202151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最新判决,驳回了华为对于鸿蒙商标的相关诉讼,原因是已有近似的商标。

判决书中表示,诉争商标为纯文字商标鸿蒙。引证商标一为图形文字组合商标“CRM鸿蒙及图,其中文识别部分为鸿蒙。引证商标二为纯文字商标鸿蒙。诉争商标的文字与引证商标一的中文识别部分相同,二者在文字构成、呼叫发音等方面相近,容易造成相关公众混淆误认,故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一构成近似商标。

判决书称,诉争商标的文字与引证商标二的文字完全相同,仅在文字字体上存在差别,容易造成相关公众混淆误认,故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二构成近似商标。

网上查得的裁判结果显示,驳回原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据称,目前的市场上已经有两家公司申请了带鸿蒙字样的商标。其中,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了鸿蒙商标,但是其适用范围主要是化妆品,与华为的适用范围不冲突,对华为注册的干扰并不强。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河北鸿蒙广告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19月申请了鸿蒙商标,并且其注册适用范围是计算机及软件、云计算、软件开发与维护等,与华为重合,属于在先注册。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所以,如果核准了华为鸿蒙的商标,就会损害在先注册人的权利,甚至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和混淆。因此,法院才驳回了华为希望通过商标申请的诉讼请求。

此信息一出,立即在互联网上疯传。由此给中国的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对于产品、品牌名称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忽视,或者说拥有一个侥幸的心里。您必须在产品、品牌名称起好后,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认真查询、对比自己起好的名称,以做好心中有数,规避由此进行传播、推广带来的强大风险。

那么,如何来做到这些呢?原本对于产品、品牌名称的起名,许多的小微企业就已经很“痛苦”了,起好名字之后,能不能用还得看看“中国商标网”的注册情况。咱们不说小微企业,就是像华为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都有把握不当的时候。华为的“鸿蒙”是怎么起名的,我们不必深究,单就商标注册一事,在传播与推广“鸿蒙系统”之前,对于商标注册的情况,我们只能说是华为在这个方面估计是疏忽了。

好了,虽然笔者在此之前撰写过多篇关于品牌起名、命名的文章,但此“华为鸿蒙商标注册”事件出来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深入去剖析产品、品牌起名的问题,并教给小微企业们产品、品牌起名的方法。

品牌命名有什么技巧。您可能看过许多的产品、品牌命名的文章,但是,您发现所有的文章并没有教会您对产品、品牌的起名方法,看了,等于没看。纯粹是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笔者把产品、品牌起名称为“戏法”。啥是戏法?戏法,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扩展来看,戏法,就是招式、魔术、电影等等,都可以叫“戏”法。所以,许多的电影演员对于他们的工作,都称之为“拍戏”。拍戏,当然,也就讲究“戏法”、“戏路”了。这一切都是“戏”的招式。

戏,要吸引人,就得下工夫去琢磨“戏路”,如何锤炼故事,如何进行讲解,如何进行表演,如何吸引观众,一切都需要“戏法”。因此,秉承笔者对于产品、品牌命名的三原则,“好记,好听,好义”的命名条件。从以下总结的三点来命名,您一定能够获得一个可以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好产品、品牌名称。

一、把您心中想了许久的名字提炼出来

当您有一项对产品、品牌命名的工作需要去做时,您首先得在您的大脑里列好这个需要命名的产品属性,就是产品所属的行业类别。然后,日思夜想,马不停蹄地围绕这个行业类别在大脑里进行名称的酝酿,通过一周,或者更多时间的酝酿后,在您的脑海里出现了产品、品牌名称的名字,您就必须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电脑或手机输入您想好的产品名字去“百度”上搜一搜,看看与您通过酝酿后获得的名字相同的有多少,在网上用的是否频繁,再上国家商标局网去查一查,同类别与同名称的多不多,是否可以注册。如果网上的同名比较多,有个人的姓名,企业的名称与您酝酿所得的名字相同,国家商标局网上一查一大堆,那么,可以判断,这个名字是不可以使用的。

这时,您就得重新来一遍,直至您通过大脑酝酿的名字在互联网上,国家商标局网上没有重复,或者与已经注册的商标类别有区别,您所起的产品、品牌名称才有可能进行商标注册,这个名字也才可能得以使用。

笔者在为一个产品起名时,采用了这个方法,首先想到的是“哥的”这个名字,完全符合笔者确定的“好记,好听,好义”的品牌命名三原则,还可以进行“戏剧性”地全面演绎,后来考虑到这个名字与一个“哥弟”的服饰品牌读音相近,商标注册查询后,有不少“哥的”。这样的情况,进行商标注册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笔者就将“哥的”改为“哥地”,感觉这样更好,心里非常喜欢。

然而,“哥地”在查询了“国家商标网”后,有不少,有些还是所属同类产品的注册,一下子让笔者难以接受。但是,您必须面对现实。就这样,笔者花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结果。于是,就放弃了这个起名的方法,采用了本文的第三种方法,才获得最终所期望的品牌名称。

当初与“知谋酒”品牌创始人深入探讨了一款高档次酱香型白酒的产品、品牌名称命名时,知谋酒品牌的创始人就委托了笔者给其起名,在一周多的时间里,笔者想到了中国的“智慧”,想到了《智囊》这本书。然后,针对“知谋”二字上“百度”一下,获得的结果很是喜人。然后,上了“国家商标局网”查后,有同名,但无同类别,笔者就感觉,“知谋”绝对可以。

想一想,“知谋”这个品牌名称,产品的名字,有太多的“戏法”可做了,想到“知谋酒”的“知谋“,故事性、戏剧性、历史性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智慧”的方法来进行演绎。自然,对于笔者或者“知谋酒”品牌创始人都是大好事。也完全可以说,知谋酒,一款“智慧”型的酱香白酒。有什么不可以呢?果然,如今的“知谋”商标注册已经通过。

二、从动植物的名称中去对比筛选出来

关于产品、品牌的命名,笔者并不太喜欢去找寻“动植物”的名称来给产品、品牌命名,原因是它们太具象了。当然,您可以提到“苹果、小米,飞猪,天猫,荔枝,喜马拉雅……”等品牌名称,它们起的名字都很好。不错,我们试想一下,用这些“动植物”的名称来给产品、品牌进行命名,其推广的费用与频率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才获得效果?如果您说您“不差钱”,则另当别论

再就是,品牌名称的“戏法”中的“戏剧性”故事、核心概念也比较难以演绎,所以,非大财团机构,笔者对小微企业产品、品牌名称的命名并不建议采用“动植物”名称的品牌命名法。要说品牌名称的强大,有“动植物”名称的品牌命名,也有其他的品牌命名,就好比:苹果、微软、可口可乐、华为、联想……,它们一样强大。所以,产品、品牌的命名没有限制,您大可天马行空去构想您的产品、品牌名称。也可以“望文生义”地去起名。如:饿了么,滴滴,去哪儿。这些名字就很有“戏法”,相比较“动植物”名称的品牌命名,显然有“联想性”的名称命名,其推广、传播费用就省了很多。不都是这样么?如是!

三、去康熙字典中把字的笔画组织出来

这是最后一种产品、品牌名称的命名法,既有品牌名称的“戏法”,也有品牌名称的“核心概念”。笔者在对“知谋酒”品牌进行命名时,实际采用的就是上文中的“把您心中想了许久的名字提炼出来”的方法和本条文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比较“靠谱”,当笔者给出了心中酝酿已久的“知谋”品牌名字时,为了构建“戏法”的故事性,上“百度”查询,获得了《庄子·盗跖》: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宋朝苏洵《权书下·孙武》:勾践,田单,知谋与武远矣。最后,通过筛选,选了《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作为“知谋酒”的品牌故事。

简单而言,通过《康熙字典》进行产品、品牌名称的命名法,就是把您喜欢的一个字找出来,确认这个字的笔画,在配合一个字、二个字去组合为一个“二字”或“三字”的名称,再上“百度”及“国家商标网”去查对,就获得了您的产品、品牌名称是否可用的结论。

知谋酒品牌在用《康熙字典》命名时,就先查“知”为8画,“谋”字为16画。于是,就得到一组“二字笔画”,就是“8+16画”的“知谋”品牌名称。如果上“百度”及“国家商标网”去查对时,发现“知谋”这个品牌名称已经被人提前注册了,那么,就无法使用。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应用《康熙字典》的强大“笔画组字”功能,去重新“组建新的品牌名称”。

知谋酒品牌的“知谋”二字的笔画是“8+16画”,笔者就在《康熙字典》中找到这两个笔画数进行“组字”,您就可以按8+16画”的结构“组”出许多新的产品、品牌名称出来。然后,再用上文的方法进入“百度”及“国家商标网”验证,如此这般,一直到您“组”出您喜欢的,并可以使用的产品、品牌名称为止。

当然,您可以采用多种笔画的“组字”方式,只要您感觉这种笔画的组合令您满意并符合好记,好听,好义”的命名三原则,可以采用“4+12画”,“10+6画”,“8+18+15画”,“4+13+22画”……

为产品、品牌名称起名的过程中,您是痛苦的,因为会花去您的许多时间,而又常常没有获得应有的结果。但是,当一个产品、品牌名称经过查对后可以使用时,您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那种胜利的感觉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述。

但要记住,通过《康熙字典》里的笔画“组”出来的产品、品牌名字,要具备笔者提出的“好记,好听,好义”三原则,最忌讳生僻字,较难认识的字,笔画比较繁杂的字。在“组”字获得产品、品牌的名称后,每个名称的字意,《康熙字典》都拥有详尽的解释,这一点,非常难得。

那么,《康熙字典》产品、品牌名称起名法,您会了吗?聚智慧,畅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