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民俗文化


商洛民俗文化


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商洛属中国地理上的南北过渡地带,也是文化上的过渡地带,秦楚文化交融,使丹江沿岸和整个商洛的民俗文化亦独具特色。明《商略》曰:“汉高发巴蜀之民定三秦,迁巴蜀渠率七姓居商洛,由是风俗不改,习尚清 高,有四皓遗风,”人性质实,土风简朴。故斯地居民,南北杂处。一般说来,丹江盆地以北多“本地人”,其生活习惯近似北方型; 以南则多“下湖人”,其生活习惯近似南方型。南北文化虽经数百年交汇,仍各具其传统 特色。南方美与北方美陶冶感化,现代美与传统美水乳交融,构成五彩斑澜的生活图画。
商洛人“既兼北方之犷悍,又融南方之灵秀”,习尚勤劳质朴,诚实憨厚,好客敬上,互助尚义。服饰则尾随时代潮流,饮食粗杂以饱为安,住房多简陋实用,节庆礼禁皆依俗跟风而 行。辛亥革命、尤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倡导解放思想,破旧立新,许多不良习俗逐渐剔除,新的风尚不断发扬光大。化行于上,俗成于下,中餐西餐、中装西装、平房楼房、古俗外 俗,商洛多有行者,难以详尽考述。节序喜庆、婚丧礼祭,完全作古的几乎没有,大多随时、即化、因人而异。
人口源流-不同文化类型
丹江漕运“百艇联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
“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关、寨、营等地名遍布商洛各地
巴楚文化的商山号子、商洛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