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云南(4):大山包·黑颈鹤
2021-01-19
今天去大山包,看黑颈鹤。
昭通坝子一马平川。西行五十多公里,眼前出现一座大山包。山道弯弯,坡度很大。路边有松树,树下有积雪。山顶都是光秃秃的,野草枯黄。牛羊在山坳出没,后面跟着披着羊毛毡的男人。昭通一带还大量使用羊毛毡。羊毛毡可以做斗篷,雨披,垫子,被子,一物多用。羊毛毡硬邦邦的,刺人。
大山包镇在山坳里,大多是二三层的水泥房。周边的山脚,还有不少草房,尽管已经破败,还是有人居住。街上有积雪,雪化之后的泥水积在路上。一户人家正在装修,准备开农家乐。
换乘中心在镇子西边。山脚一大片铺石子的场地,就是停车场。风很大,有些冷,这里的海拔三千多米,太阳直射很厉害。大山包旅游,到大海子看黑颈鹤是68元一人。没有门票,这个费用是观光车的。
进入封闭区。四下里尽是草甸,光秃秃,黑乎乎的。山坳处有积雪,山顶有摇曳的小树。牛羊在远远近近的草地上游荡,大鸟飞起又落下。
车行十分钟,看到一片大湖;那纯净的碧蓝,像是从天上裁剪下来一样。这就是大海子,大山包黑颈鹤的主要聚集地。
沿小道进入观景楼。封闭的空间,有落地玻璃窗。湖泊在五六米之外,湖边有一大群黑颈鹤,有三四百只的样子。黑头,黑颈,黑尾,身子却是白的。昂着头,嗷嗷叫着,在觅食,在嬉戏。
从观景台往里走,有地道接近湖边,这里才是主要的观景处。观景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距离湖面只有二三十米。
一女子背着篮子走过来,开始投食。估计是每一批游客过来投食一次,把鹤群引过来,方便游客拍摄。观景道原先聚着一群抬着长枪大炮的摄影师,这时就听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我有些兴奋。这是第一次如此接近黑颈鹤这样美好且有神秘感的野生动物。
黑颈鹤胆子不大。投食人在前面吆喝,它们一大群集体移动,犹犹豫豫的。投食人离开之后,才三三俩俩试探着朝观景道这边走过来。先有胆子大的在前面试探,然后才一群群移动过来。它们昂着头缓缓移动的样子,优雅而沉稳。
黑颈鹤不时会一大群呼呼啦啦飞起,在半空中绕一圈,又呼呼啦啦落下。蓝天,白云,湖泊,草场,黑颈鹤,真是如梦如幻的美妙。闭目听一听黑颈鹤嘎嘎嘎嘎的叫声,莫名其妙地激动得一身鸡皮疙瘩。
还是有些冷,看了一个小时,离开。
下山途中,遇到一场交通事故。下山的车开到了路边冰雪上,打滑,控制不住,与迎面上山的车子相撞。来了救护车。
两点多回到城里,在城南一带找地方吃午饭。路边很多饭馆,还在营业。进入一家农家菜馆,要了一荤一素一汤。量多,味美,卫生,老板一家热情友好,客人进门出门都主动打招呼。
我们对昭通的印象很好,评价很高。这座城市道路宽阔,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秩序良好。路上没垃圾,没占道经营的,没污水,没异味。很重要的还有,这里的人们都文明礼貌,客气友善。
往南跑一个半小时,五点左右到达会泽。为了方便进出城,就预定了城西的酒店,下高速三百米就到。我们入住的酒店,面积宽,设施新,品质好,价格低。
入住之后,准备再到古城看看,选择的景点是江西会馆。我前些天看中国古典建筑史,讲到会泽县江西会馆的戏台。坐DD进城。司机很热情,尽责,一直将我们送到小巷里面不能再走的地方。
快六点,江西会馆还开着门,要收二十元的门票。其实我们上次来,就注意到戏台,整个会馆也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想了想,就没进去。时间太晚,花二十元也看不到什么东西。
继续往前走走。老城还是三年前我们来过时的老样子,石板路,土坯房,屋顶的枯草,墙角的三角梅。还是有些进步,巷子里多了些公共厕所,墙面贴上旅游提示,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上次来的时候,到处都是卖炸洋芋的,现在一家都看不到。倒是多了各种外来的吃食,酸辣粉,奶茶之类的。
转了个把小时,准备找地方吃饭。我们上次来,吃的就不如意。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叫“本大叔”的,是连锁店。叫了DD,司机说他是本地人,没听说过什么“本大叔”,他给我们推荐一家他认为物美价廉的小店,就在我们住的酒店方向。
这家店叫“茗春园”,大井风味,三十元店。每人三十元,各种炒菜搭配,管饱管好。
大厅里摆满小饭桌,草墩,都是三人一桌,五人一桌的,快坐满了。我们被安排在门口的茶海上。
这里不需要点菜,老板根据人数确定提供的菜品。给我们两人上了八个碗,两荤五素一汤,小炒肉,腊肉炒花菜,土豆,南瓜,豆花,白菜,折耳根,红豆汤,正是我们喜欢的搭配,全是我们喜欢的味道。还有免费的老白干。八只半大碗,除了折耳根,差不多吃完了。量其实不小,确实因为口味好,舍不得,结果是吃撑了。
返回酒店。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饭馆,都生意红火,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