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2200年前修的路,至今不长杂草
说到秦始皇,你首先想的是什么?一统天下?孟姜女哭长城?开辟2000年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陵里的水银?还是一位残暴的帝王形象?很多人大概不清楚,秦始皇还曾修造过一条公路,2200年不长杂草。 在秦朝建立起来之前,虽然诸侯国之间也有往来,像闻名世界的孔子游历过宋国、齐国、晋国等多个国家,因为路途颠簸,牛车有时候非常费劲,基本还是步行完成,皇帝的身份尊贵,岂能与平常老百姓一般?于是秦始皇打下天下的第二年(前220年)就特意命人修造了一条皇帝专用的“公路”——驰道。 当时四大发明都还没有出世,煤炭也是到了东汉才推广起来,但驰道却以咸阳为中心,分别向各地修造,有6条是非常著名的,工程浩瀚而巨大,又是怎么保持2200年来杂草不生?专家仔细看了驰道之一秦直道后说:“也不看下用了啥材料?” 秦直道的特点就呈直线,全长736公里,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下令修筑了此道,动用了10万工人,道路的材料虽说是用黄土铺平,但这土层可不简单,是专门用大火炒熟的土,这样的土没有任何营养,自然也就长不出杂草。 秦朝时期,驰道是不允许大臣、百姓,甚至皇家国戚通行的,唯独皇帝的车队才可通行,路宽五十步(约现今69米),并且道路两旁都栽植树木,每隔三丈(约现今7米)有一棵树,《汉书·贾山传》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分别向各地修造,有6条是非常著名的,即:东方大道,从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过山东定陶、临淄到成山角;西北大道,从咸阳到甘肃临洮;秦楚大道,从咸阳经过陕西武关、河南南阳到湖北江陵;川陕大道,从咸阳到了巴蜀等。 巴蜀并非是简单之地,900年后唐朝著名诗人咏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秦始皇为了很好的开发四川,还命人修筑了栈道,很好的向世人展示了秦国的国威;江南新道,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北方大道常达900余公里。 这些大道方便了秦始皇巡视各地,但却苦了老百姓,又是修长城又是筑黄河金堤,还要修筑大道,工程要以最快的速度完工,修造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差错,后世记住了秦始皇,但实际修筑工程的普通老百姓才是最可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