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母亲”


 “记我的母亲”

2020-12-06

看了一部日本电影“记我的母亲”。原田真人执导,役所广司,树木希林主演,2012年出品。讲的是一位作家与他的母亲的故事。片中作家的原型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井上靖。

作家很忙。要处理出版事务,要参加必要的交际,要管理家庭事务,每天要写几个专栏。生活很充实,也很愉快。

作家有三个女儿,分别有十七八岁,二十来岁,二十多岁,她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感,也需要他操心。

不过,作家最操心的是他的母亲。

父亲刚刚去世。母亲的老年痴呆症越发严重了。

还好,有妻子和姐妹帮助她,后来,听话的小女儿主动承担起专门照顾奶奶生活的重担。

作家爱他的母亲。但是,他与母亲之间有个隔阂。

作家少年的时候,正值战争年代。母亲带着姐妹们去了海峡那边,却将他留下。他的少年是跟着爷爷的情妇缝奶奶渡过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后来姐姐说,也许正是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才促使他努力,奋进,成为名作家,大作家。

母亲很难伺候。有时候要住在城里,有时候要住在乡下。每次换个地方,总要折腾,闹着要回到另一个地方。会半夜里到处乱窜,会乘人不备跑出家门。作家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我岳母晚年也得了老年痴呆症,完全丧失意志,总要往外跑,甚至用菜刀劈门。

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经常被打扰,要听她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昏话。

作家爱母亲,但对当年被抛弃的经历,还没释然。他对母亲的态度,是恭敬的,顺从的,耐心的。但不是那么亲密。作家对母亲的感情,可能更多是一种责任吧。

作家也老了,有些怀旧,有些“记仇”。

不过,他终究是成功的作家,体贴的丈夫,仁慈的父亲,孝顺的儿子。

母亲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他有心理准备。他很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因为母亲是他与死亡之间唯一的屏障。

尽管有些麻烦,他还是愿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他希望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有他的陪伴。

尽管母亲思维已经混乱,他还是愿意跟母亲说话,顺着她的语气,摸索她的想法。

作家要坐轮船送女儿到另一座城市。

从姐姐那儿了解到,当时为躲避战乱,也为生计所迫,他们是不得已才离开故乡的。坐轮船非常危险,会遭遇暴风雨甚至海啸。为了给家族保留下唯一的男性后代,母亲不得不将他留下,让她跟缝奶奶一起生活。听完,作家释然了。

轮船还没出发,家里打电话来,说母亲失踪了。

作家来到当年母亲“抛弃”他的码头,在海边找到了母亲。

母亲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儿子也认不得。理解了母亲当年的选择的作家,却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这是一部美丽的电影,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对白精炼,表演精湛,感情细腻,细节生动。其中的两位主演役所广司和树木希林,表现出高超的演技。片中的风景,城里的别墅,山里的小屋,建筑都非常典雅,非常漂亮。

不过,最美的还是影片的主题——爱和责任。

以作家为中心,母子之间,父女之间,夫妻之间,姐弟之间,师徒之间,情侣之间,那种相互的欣赏,关切,体贴,鼓励,尊重,护佑,都是深深的爱的表现。

也有各种冲突,不理解,不认同;这些冲突如果得不到疏解,甚至被放大,则可能冲决爱的堤坝,爱将会流失。

但是,有责任存在,提供了一份保障。责任会让个体克制自己的冲动,努力维护爱的堤坝,让爱既是充满的,又是安全的。

有爱的人生是美好的,有爱的人生在有尊严的。

母亲老年痴呆了,但子女们,孙辈们,还是当她是母亲,是奶奶,让着她,由着她,宠着她。即使她不知道尊严为何物,儿孙们还是一直让她保持着尊严。

其实,给老人以尊严,正是儿孙的尊严之所在。维护老人的尊严,既是爱,也是责任。

看完电影,感受这美和爱的同时,也感到一丝伤感。

这样的美好,也许只属于过去的时代了。我们所向往的天伦之乐,已经渐行渐远。生活在富饶繁荣的现代世界,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已经没有这种爱和美的存在了。

现代化给人自由,将人从自己成长的土壤中连根拔起;自由是自由了,但人与家庭,家族,故乡的关系疏远了。人因此失去了价值实现和价值体现的最重要的维度。

也许最痛苦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从传统中走来,身体已进入现代,影子却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