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老师谈: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通过赋能赢得市场!(三)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如今,是一个数字引领营销新时代其特点如下1、基于数字、创建体验,以顺应客户生命周期轨迹;2、深层细分,私人定制,优化客户在内容及设计上的体验;3、倾向移动,重于互动;4、减少成本,优化价值。

很显然,移动互联网比拼的是用户体验,是对用户的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这才是移动互联网之“道”,而其它的运营、营销、推广、转化、客服等都是在“道”层面下的“术”,用户体验的竞争,从根本说是在“道”这个层面上的竞争。

市场千变万化,但企业以最高利益为追求目标的本质不会变;顾客消费心理不断变化,

但人性追求满足、享乐、名利、自尊、虚荣、贪婪等本质不会变。市场营销的成功,在于抓住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及本质,从流量运营升级到用户运营,并不断地重复诉求,才能激发出市场认知的强大力量。

创业17年,我们蓝哥智洋团队成功服务海内外客户1000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对市场有独到眼光看透本质——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变高、变、变多元,不是只关注价格和实用功能,而更关注商品背后的情感、价值观等品牌因素。

我和蓝哥智洋团队通过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战咨询服务——帮助客户重新规划品牌战略,强化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将所有跟消费者有关系的营销工作,系统化并全面升级其服务形态,针对业务结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压缩、剥离了不重要的业务,突出重点和潜力业务。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出发,整合资源、设计流程、优化模式,构建业务的生态系统和全价值链,促进优势的再生,变身高富帅。

由此,企业的经营应该要更加彰显消费者的人性、个性和主动性。只要企业能以趣味性、娱乐化、大众化来吸引眼球和市场关注,以利他性、价值观、概念驱动、价值认同来诱导客户购买,以创新性的思维来改变客户固有的看法、打破已有的市场平衡,并在互动和娱乐中引导市场和消费者对其产品特点的关注,就能创造新的商机,赢得更大的发展。

流量——受限于平台规则,哪天不买,就没有客源;

留量——不用付费、随时随地、反复触达等营销优势更受企业认可。

从现在开始,将流量思维转换成超级用户思维,将一个个的用户数据,转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个性化、精细化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高效的驱动用户转化和活跃……

在当今数字化引领的媒介环境中,消费者不再只是听众和观众,他们也是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营销的沟通价值体现在-----你需要学会担当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者和创造者,不断增加不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而人格认同感,部分的替代了产品功能,

成为了新的用户粘连和购买理由

如今的营销核心不是占领用户的眼球,而是占领用户的嘴巴,靠用户的口碑来做好传播和营销!口碑与产品有关,口碑是最大的流量。但口碑并不由产品决定,而是由企业与用户关系决定。你如果不善于在体验故事化上下功夫,通过错位经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关联和体验,用生动故事表达出来……要想做好产品,根本没戏!

企业第一资源就是心智资源!

在一个全营销的心智时代,如何将产品优势,提炼成为辅助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利器,赋予产品激发本能的个性色彩,让消费者能感知到其超脱于产品功能特点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得产品的功能销售变为态度销售,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品牌,并通过建立品牌信仰的最佳手段,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挑战。

只有从流量”到“心智”,才是真正的持续竞争力!

当流量红利消失;管理红利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各种各样的红利消失时,品牌的红利,将成为永不枯竭的流量和利润来源。

这是一个价值连接的时代,品牌和流量的对接,形成了消费者认知的决策链路。光凭过去的经验和套路不管用了,需要来一场思维方式上的认知革命!真正的品牌心智,是存于在消费者大脑中、能够区隔竞品的鲜明印记。它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我是谁?我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差异化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当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也只有内容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流量,当下,消费品行业就是内容行业,会做内容的企业一定奇货可居。只有做好全组织全过程全人员全指标的品牌人格化管理——让合作伙伴、用户成为价值共同体和发展同盟,与他们建立有效生态连接才能跟上时代!

在数字时代,客群追求的是产品服务体验简单化,直观化,时效性等,这也对传统企业的“以产品出发”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数字化变革是需要企业真正的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导向。

其次是数字化转型为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竞争力,传统企业所竞争的产品,价格,渠道都已经同质化,而在数字化时代客户体验将会成为核心,这也为很多中小企业以及前期落后者给予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客户体验将涵盖客户的数字化旅程,包括产品质量,触点接触,购买咨询,增值服务,差异化增值,关系定价等各个环节,而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尽量做到无缝连接和体验至上。

近两年快速崛起的公司,像喜茶、三顿半、完美日记,除了产品好这一点外,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把握住了一个关键驱动力,那就是“内容”。指的是这类企业在抖音等平台上生成的内容又有观赏性,又可以宣传产品,又能种草,又能激发购物欲望; 借助这些平台,品牌能更好地摸清用户的需求,把合适的产品有效地推到用户面前,提高转化率。用内容吸引用户,了解需求,定义产品,传播产品,迭代产品,把产品塑造成品牌,使品牌传递一种消费文化。

前星巴克全球创意副总裁Stanley Hainzworth在谈及星巴克时说: “对品牌来讲,产品就是体验,体验就是产品。拿星巴克来说,当你品尝饮料时,你听的音乐,你和某个人在聊天,以及你所坐的沙发,构成了完整的体验,谁又会说我只是来星巴克喝杯咖啡的呢?”

 对于星巴克这样的品牌而言,它在意的不是向消费者传递咖啡的知识,而是创造咖啡馆的体验。星巴克并不是一个宣传它的咖啡如何好、星巴克如何做一杯咖啡的理念品牌,而是一个让用户享受这一第三空间的体验品牌。 要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首先品牌要有设计感的注入,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店铺设计、VI视觉设计、产品使用体验和流程设计、服务设计等环节。 

在实战讲课中我会提到二个老品牌成功逆袭的故事:它们都曾在转型期倍感艰难,但主动进化并最终又成功赢得市场一个是李宁,一个是百雀羚去年2月初,李宁新品牌形象成功亮相纽约时装周,通过认知升级回归客户价值引起了轰动。从连续三年亏损31亿元,到2017年上半年收入39.96亿元,同比增长4395.5%!百雀羚,一个具有80年历史的老品牌,2012 年全年销量为 18 亿,2015 年为 108 亿,2017 年为 159 亿,通过体验优化激活用户……成就了国货精品第一阵营。

今天消费品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核心逻辑不再是将消费者一网打尽,而是先去寻找自己所在品类的真实人群,通过真实人群中的领导者去引领大众市场,从而赢得规模效益。事实上,互联网时代是以“族群”聚集在一起,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理解,不是简单地看消费动作,而是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心理因素双重驱动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生活者。

很多时候产品本身的好坏变得并非特别,重要的是人人都用这个产品,或某一人群用这一产品的炫耀感和可以享受的娱乐感。因为,消费者获得了真正主权,他们能够以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表达情绪、发表评论,影响甚至参与设计与生产。

生活中,消费者最是“喜新厌旧”,要让大家记住你,就要频频出镜,甚至抢镜,让自己成为话题,成为热点。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最擅长吸引眼球——苹果的秋季产品发布会和夏季世界开发者大会,已经完全成了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盛会。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养生品牌策划第一人,中国管理咨询十佳杰出人物,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品牌学会顾问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老师微信:yufei-1966    

于斐老师认证微博:@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于斐老师联系电话:1390618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