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一江春水向东流


周末写一点感想,就叫一江春水向东流吧。
近几日沿着沪杭线探访、考察、观摩了三家代表性的建材头部企业,做顶层设计的法狮龙、腰肢灵动的三棵树、底盘厚重的诺贝尔,正好组成了家装顶、墙、地空间。
头部企业的共性是:目标明确、创新驱动、专业制胜。交流中,企业创始人和高层清一色地不谈人事、政治,没有感慨、抱怨,皆是盯住了目标,寻求方略、路径、方法去前行、冲锋、突破。在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消费升级三座大山威压下,科技创新、品类延伸、跨界协同是头部企业们共同谱写的一首交响曲。无论是集成吊顶到集成墙面至空间定制,还是瓷砖向岩板至生活空间面面俱到,抑或是建涂六位一体到艺术墙面定制至泛家居科创板,都是他们不断超越自己、进而风领业界潮流的标签。与其说是他们的创新引领了时代,倒不如说是时代催生了他们的变革。
中国企业常常用业绩证明自己,并且拼了命地用发展速度去验证自己的优秀,社会大众也是这样要求和看待企业的。但发展快就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吗?!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后被近现代军事学家演绎为“战争的本质不是消灭敌人,而是保存自己”。因此我斗胆断言:企业的本质未必是保证持续发展,而是保证更长久地活着。
众所周知:近5-10年来由柜类企业延伸出来的全屋定制业态,拉动了十余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十年风光带动了木业、板业、五金、家纺等大佬纷纷转型全屋定制,进而升级为整装定制、整木定制、全铝定制。今年的广州建博会上整装的风头被高定压过,家居正向建材渗透,建材正被家居碾压。整个家装行业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危机四伏、迷雾重重,套用“扫地僧”的话说:“错了,萧老施主、慕容老施主,你们全然错了。”
首先,全屋定制、整装定制、高定是概念而非品类。没有品类就不足以支撑长久的业态,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行业。有阴谋论者认为:全屋定制头部企业的玩法会把整个行业带到阴沟里!这不关头部企业的事,恰恰是许多企业创新乏力、投机盛行、盲目跟风、自制棺材的结果。头部企业要突破自我、创新发展,由全屋到整装升级,甚至到高定尝试,他们是一路向北走出来的,试错了再回来呗。二三四线企业非要跟着亦步亦趋,绑上游、挖墙角、截渠道,不亦乐乎。较高的试错成本对上市公司可能影响股价波动却无伤筋骨,对中小企业而言却是釜底抽薪制命打击。战略定力这时候能显示出很宝贵的傻气。
其次,跨界协同不是核心竞争力。全屋定制作为橱、衣、门全套解决方案,实则并不算全屋定制。除了索菲亚从全屋定制回归到柜类定制专家,其它全屋定制上市公司更是以跨界协同“整装待发”,妄图将顶、墙、地、卫浴、防水等一网打尽。像这种集团军作战既需要有“彭德怀”、“粟裕”式的帅才,还需要多兵种精诚团结混合作战。但跨界协同往往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跨界的路能否一直走下去往往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毕竟,企业不是居家之家、红星美凯龙这样的平台式卖场。
第三,鸠摩智“少林72绝技”并非正宗。个别上市公司玩整装定制上瘾,什么都想自己做,原本做橱柜很专业,地板、厨电、卫浴、寝具、防水也自己做;还有的提出1+N战略,以瓷砖为龙头,兼顾卫浴、涂料、集成板、集成灶等。空间解决方案绝对是好事,但若太贪,将少林72绝技一一虏掠了去,又一意孤行、强行操练,势必会走火入魔。因为除了自家产业外,其它产业皆是拿过来的技术,创新转化远不如科班出身的专职化企业。鸠摩智后来发疯多亏段誉吸了他内力而保全了性命,不知整装定制企业未来练功出了事谁能救。
第四,术业有专攻,可以为师矣。卖农夫山泉水的成了全国首富,做防水的东方雨虹是建材界老大,做涂料的三棵树市盈利超过各大全屋定制企业。五金虽小勾连万物,防水虽不抛头露面却里应外合,吊顶虽轻撑起一片天,地板虽薄步步为赢,涂料虽土美化全世界。贪多嚼不烂,做熟不做生。垂直聚焦方能行且将至,所谓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制造型企业学不来小米,手机是小米生态的流量接口,进而将接口并连到电视,其硬件辅以软件、互联网形成了小米三驾马车。72行行行出状元,365天天天向上。专,方可久远。
第五,顶天立地不如铺天盖地。消费层次好比金字塔,高端需求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追求性价比或物美价廉。轻装修重装饰、轻建材重家居的时代特征正被消费升级裹挟,于是才有了定制、高定。既然是定制或高定,大概率属于个性化需求满足,其特性决定了定制和高定属于一人一策千人千面,不宜标准化复制,能够标准化复制的定制叫装配式装修,这又与定制或高定相去甚远。但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品类上发功,以将竞争队友变成服务对象的平台化思维运营,以疯狂圈人代替疯狂出货,必能成铺天盖地之势。
第六,危机是验证企业弹性的试金石。国际关系、全球疫情、共同富裕、三胎政策、乡村振兴、国内大循环、房地产政策、科教文卫令……优秀企业总能与时俱进稳扎稳打科技攻关,由产品到服务,由广告到互动,由单兵作战到协同赋能。非典大疫中,中国企业加速了互联网发展步伐;新冠疫情下,势必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派生出电商、微信催生了微商、短视频激活了直播带货,实体或平台都依然遵循着“人财物产供销技校”八大要素。家居建材企业,扎根大地方能拥抱蓝天。“跳出行业做企业”,既否定自己,又能一猛子扎下去。
以上诸点,慧眼者自然看的真切。心盲者也不在少数,其中城市思维、盈利惯性则是导致诸多企业家心盲的源头。当然这是另一个更有趣的延展话题,包含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下沉市场、供应链、新零售等诸多命题。家寓户晓建材新零售正在新农村尝试一站式建材购物超市连锁,以用户直连工厂的C2M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完善中间体验,让用户得实惠,让物美价廉成为现实。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聚一批人一起聊更有味儿。
既然企业的本质是谋求更长久地活着,无论是单品类、相关多元化、空间解决方案、跨界合作,皆是序章而非结稿,都是过程而非目标。过程可以有多个路径依赖,皆指向同一目标,一江春水东流去——更好地活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一域做局,持全局之大捭大阖者善于布局。野心不是支撑目标的唯一动力,共同富裕才是释放全员活力的精神支柱。
道不远人,一人一佛。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