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恋上体育场馆 冠名只是第一步


 “坚决不降价!”这是2019年底英超球队托特纳姆热刺老板丹尼尔·列维(Daniel Levy)放出的豪言。当时其为热刺白鹿巷球场的冠名权开出一次性买断15年、每年2500万英镑(约合3260万美元)的高价。列维的表态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行业对体育场馆冠名市场的普遍看好,业界普遍认为,巴塞罗那和托特纳姆热刺主场这样的热门标的,冠名权交易一旦落地,将为市场再添一把火。

“没有球迷的球场就像没有小丑的马戏团和没有花的花园。”这是C罗面对空荡荡的看台发出的感叹。疫情来临后,“取消”、“推迟”、“空场”,似乎成了体育赛事的关键词。

赛事取消和空场也影响了球场冠名权交易的热度。品牌们开始犹豫,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是否应该把钱砸在赞助效果扑朔迷离的冠名交易里。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的场馆冠名交易表现尤其疲软,从去年3月开始,五大联赛至今还没有发生针对新建场馆的冠名权交易。

01 越来越多的球场开始“上网”

不过场馆冠名市场并没有凉透,尤其在可选标的更多样、体育商业氛围更浓厚的北美,疫情期间,美国仍有多宗重磅场馆冠名权交易出现。懒熊体育梳理后发现,互联网公司正在成为体育场馆冠名交易的重要力量。

9月17日,洛杉矶快船队的新球馆破土动工,快船队和互联网科技公司Intuit签署了一份为期23年,总金额超5亿美元的冠名合同。

9月17日,洛杉矶快船队的新球馆破土动工,快船队和互联网科技公司Intuit签署了一份为期23年,总金额超5亿美元的冠名合同。

从2019年4月至今,美国18宗主要的场馆冠名权交易中,其中7宗的新赞助商是互联网公司。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互联网公司本来就财大气粗,而且互联网行业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有些公司甚至成为了受益者,比如疫情期间对非接触支付技术的需求,就让PayPal的股价逆势大涨。

冠名体育场馆需要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连续投资,因此互联网公司的场馆冠名交易绝不是“浪投”,而是其基于公司战略和行业趋势的审慎决策,这些自带创新基因的公司也不满足于只把logo挂在场馆门口,他们也希望公司战略和产品、服务深度植入场馆,创造出新鲜的玩法。下面我们会详细说三个案例。

本文由上海红贝房月子中心编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阅读推荐:上海月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