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增加投资效率指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为了真正体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增加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考核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期会增加需求,在竣工后会增加供给,所以投资是涉及需求和供给两侧的中心环节。提高了投资效率,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所以建议可以在“十四五”规划中使用投资效益系数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
衡量投资效率的宏观指标通常用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投资效益系数=GDP增加额/同期投资额
首先,增加投资效率的考核指标,可以提高对投资效率的认识。过去在高速度发展的时期,大家都努力增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由于投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盲目扩大投资导致产能过剩,负债投资导致杠杆率过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所以,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加投资效率考核指标,引导大家将重视投入,转移到重视产出,必将有力促进提高投资效率,提高发展质量。
二是可以减少盲目扩大投资。由于受到市场和资源的约束,产出的增长总会有一定的限制,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就要避免盲目做大投资总量。增加投资效率考核指标,可以帮助扭转仅以投资额作为考核指标而导致的盲目扩大投资总量,导致投资效率不断下滑的趋势。
三是要量入而出,按照轻重缓急将投资用于急需的项目。自有的建设资金是有限的,负债筹集的建设资金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要根据可以筹集的建设资金,集中安排到急需的建设项目,让这些急需的项目不要因为缺钱而影响工期,能够早日建成竣工投入使用。不能在资金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铺摊子,这会导致建设工期延长,甚至成为胡子工程、烂尾工程,让投资产生不了效益。
四是运用投资基金、PPP等新的创新工具,通过市场化手段扩大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提升投资效率。在负债导致杠杆率过高的情况下,只有扩大资本金,才能降低杠杆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投资项目的还本付息压力。要大力引导和扶持创业投资基金、产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努力通过PPP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基金和社会资本都有获利的需要,引入这些资金还能够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减少无效项目的投入。在发展投资基金和PPP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引入共担风险的资本金,而不能变相成为政府负债,否则就起不到降低杠杆率、减少盲目决策的目的。更必须杜绝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投资不惜从民间高息融资的现象,这会极大地增加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和风险。2021-1-15
姓名:姚昌华
工作单位:四川省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