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故事“
某学校里一个学生很是“调皮“:上学时会带上类似于行车记录仪一样的设备,上课时给老师和同学们录视频。
最甚的是,他去卫生间偷拍男同学抽烟现象,还顺带拍了男同学小便,引来同学的不满,要求删除未果,发生了推搡。
这个“调皮”的同学倒地后不依不饶,其父母还将老师和学校告到了教委,班主任还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变得脆弱的师生关系
几次风波后,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现实。
如今的师生关系也有这个趋势:当下的学生怎么管?如何来管?
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和身心成长时期,需要有人引导、教育,完完全全的自由成长,或者是放任绝对是弊大于利——树需要剪枝,不能任其疯长,人也同样。
严师出高徒、棒下出孝子虽然未必与时代完全匹配,但仍然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老师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不仅要管,而且要从严管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需要标准
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是一对无形的矛盾。
当下孩子们生理早熟而心理晚熟是事实,老师和学生们之间至少有两个代沟。
出现认知不一致,甚至矛盾是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如何判断,如何解决。
如果只是一味地息事宁人,只是抹稀泥,不给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其一会影响当事老师的积极性,同时更会影响相关老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
师生是矛盾,遇到问题不稀奇,正确处理是关键。
最最核心的是建立标准,这可是大是大非,一定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