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致安徽省人社厅并阜阳市2021年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


    按照现在的评审制度,许多新人快则10年左右就能完成高级教师资格认定,慢则也就12-15年,而目前还有不少工作近30年的教育同仁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评聘上高级,背后的差别在于名为职业生涯的肯定,利则体现在工资与福利待遇上。评聘时间少则差几年,多则差几十年;即使按照一年1万的福利差异来算,都少则差几万,多则几十万,而在同样努力工作背景下,在专业水平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下,就会有怨言,而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难以抵抗环境,体制,只能赌气此生不评了。我不相信那些还是中级职称的老教师内心不想评高级,只不过轻则想独善其身,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尊严,重则就是职称评审制度及实施环节的愤怒,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发感觉去参评,乃至评上没有多大的意思与意义。我认为这对于在体制内工作,特别是为党,国家,人民利益一直奉献自己青春热情的工作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它实际上是在伤害那些一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从未计较工资收入水平多少,从未计较表彰,职位等各种名利,而只注重低头做事,抬头做人的老实人的心。

    我的观点是第二个100年的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全体人的努力,这样就需要激活体制与市场内各种力量,为全面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全体人的福祉,也就是当下所提出的共同富裕,即然这样我认为应该摸排体制内外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我省开展的副省级领导下沉接访,就是主动查摆问题,积聚推动安徽各项事业发展更广泛的力量,当然我想说的是主动寻找问题后要积极解决,切实维护那些一直在做事者的利益,要通过一人一事达到解决一类的目的。

   从两外一种视角说,现代化的治理更要关注人的因素,比如职称评审,我认为25年教龄及其以上的就自动认定为高级,而财政来说增加不了多少支出,而对基层干事的人来说就是莫大的鼓舞。许多建设花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都可以,而由中级到高级一年财政支出才增加1万元,即使把全省的存量,甚至全国的存量分批解决,也就是少上几个项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