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个人价值链
苏联各地几乎每个城镇的广场和公共建筑物内都竖立起斯大林的全身或者半身塑像。1951年7月,斯大林以部长会议主席的名义签署命令“在伏尔加—顿河运河上建立斯大林的大型纪念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股风气一直蔓延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才得以暂时平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个人价值链:
……腐烂价值1+腐烂价值2……
苏联曾经长期盛行个人崇拜,人们对领袖人物的过分颂扬始于斯大林时期。20世纪20年代,在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反对派相继被击败后,斯大林在党内的最高地位得以确立。随后,国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开始流行起来。

192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50岁寿辰,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文章,把斯大林吹捧为“列宁的唯一助手”“列宁事业的唯一继承者”“活着的列宁”。1934年,《真理报》在当年第一期上用两版篇幅刊发了前反对派主要人物之一拉狄克撰写的长篇文章,文中称颂斯大林“是列宁最好的学生,是从列宁党脱胎出来的,党的骨就是他的骨,党的肉就是他的肉”“他和列宁一样能够高瞻远瞩”。前反对派代表人物尚且能够改变立场,转而对斯大林顶礼膜拜,其他人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腐烂价值1+腐烂价值2……)
1934年1月底2月初召开的联共(布)十七大上,联共(布)中央各主要领导纷纷发言,称颂斯大林的丰功伟绩。此间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发言时指出,要将斯大林讲话中的一切建议和考虑作为我们的法律。古比雪夫在会上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时,更是把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都归功于“天才领袖斯大林同志”。卡冈诺维奇甚至当着斯大林的面说,“列宁又怎么样!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说列宁、列宁主义,应当用斯大林主义来取代列宁主义”。
联共(布)十七大通过决议,“责成各级党组织以斯大林同志报告中所提出的原理和任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以后,苏联各地党政领导人不是在讲话中称颂斯大林,就是在发表的文章中吹捧斯大林,称之为“一切进步和先进事物的象征”“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科学的泰斗”“永远不犯错误的理论家”,等等。

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该书被誉为“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其中由斯大林亲自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被吹捧为马列主义发展史上的“顶峰”。1950年,苏联大张旗鼓地出版《斯大林传略》一书,更是不遗余力地颂扬斯大林,甚至把他的错误说成是“英明”“伟大”的功绩。
(……腐烂价值1+腐烂价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