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成因、症状及治疗
痛风(Gout)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对于痛风饮用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 减少食用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 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
痛风患者常出现痛风石。在患者耳廓、关节周围、肌腱、软组织等周围皮下可见。
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四肢形成的痛风石,不仅严重影响肢体外形,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神经压迫、皮肤破溃、窦道经久不愈,须接受手术治疗。 痛风患者饮用随低食物降尿酸很重要。尿酸的监测次数大概每两周到一个月会定期检测一次。尿酸水平稳定了之后,可为三个月到半年检测一次。
运动防痛风坚持4项原则:
1、不宜剧烈活动: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长途步行、旅游等。这些剧烈、最大、时间长的运动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高尿酸症。
2、坚持合理运动方法:选择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为宜。
3、在痛风病人的饮食上,要避免如咸猪肉、鹅肉、牛羊肉、凤尾鱼、沙丁鱼、鱼卵、酵母等,积极戒酒。
4、痛风发作时应停止体育锻炼,即使是轻微的关节炎发作,也宜暂时中止锻炼,直到恢复后再考虑重新开始锻炼。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剧烈的运动也是痛风的主要病因,过度劳累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7]
痛风/高尿酸血症定义
国际上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
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盐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称为痛风。没有痛风发作的HUA称为无症状HUA,因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风险因素
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 [8]
饮酒促进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可能原因 [8] :
(1)乙醇刺激人体合成乳酸,乳酸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泄。
(2)乙醇可通过增加ATP降解为单磷酸腺苷,从而促进尿酸生成。
(3)某些酒类,如啤酒,长期大量饮用可促进HUA甚至痛风的发生。
(4)饮酒的同时常伴随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更增加HUA和痛风的发生风险。
(5)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酒精相关性肝脏疾病与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可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使尿酸重吸收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
富含嘌呤的食物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类、海鲜)可增加HUA/痛风发生风险。 果糖是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合成,抑制尿酸排泄,故含果糖饮料等的大量摄人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某些药物
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发生痛风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64和1.70。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进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发生风险。
就诊原因
《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显示,痛风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是关节痛(男性为41.2%,女性为29.8%),其次为乏力和发热。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和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其次为突然受冷(11.2%)和剧烈运动(9.6%)。 [1] 就诊时,医生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评估,必要时会借助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即生化检查),以此确诊。
治疗
痛风治疗:可通过饮用随低食物的方法,一是预防尿酸的过量产生,二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痛风会因为尿酸在各个脏器的沉积,导致脏器微循环障碍,要积极防止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 [11] 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 [5] 目前痛风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治疗痛风发作时疼痛和炎性反应。
肾功能不全时仍为一线药物,但要减量,因肾功能不全会显著减少其清除率、增加药物毒性。多达20%的口服药物是通过肾脏原样排泄,而在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秋水仙碱的半衰期是正常肾功能患者的2~3倍。同时,秋水仙碱不能通过透析清除,因此,其毒性在CKD患者中是加剧
大部分痛风患者通过药物即可控制病情发展,而少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疗效不佳甚至无效,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肌腱,逐渐形成痛风石 [13] 。12%-15%的痛风患者罹患痛风石。最终表面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研究表明,痛风创面不愈合发生率高达23%,伤口换药时间可达6~8周。平均愈合时间长达4个月,给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及肢体功能造成了巨大影响。痛风患者若尿酸控制不理想,急性痛风会反复发作,不利于创面愈合。痛风创面由于血运差,细胞再生力弱,创面常常经久不愈。
家庭护理
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必要时可予夹板固定疼痛关节,冰敷止痛
日常生活管理
播报
饮食
保持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含糖饮料及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和海鲜。
·限酒,特别是啤酒。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常见高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大量饮水,每日2000 ml以上。
·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及腰围、增加体育运动至中等水平。
具体来说,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保持体重。
·规律饮食和作息。
·规律运动。
·禁烟。
·停用可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日常病情监测
定期复诊,医生会通过病史、血尿酸测定检查监测患者疾病进展,必要时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辅助监测。
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监测自身日常血糖、血压水平,及时监测病情,定期复诊,向医生寻求帮助。
特殊注意事项
痛风发作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我国一项大数据统计显示,剧烈运动是男性和女性痛风患者发作的第三位诱因。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位诱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诱因。
预防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的预防和治疗。具体见日常生活管理部分
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的方子,没有普适性,仅供参考
银花藤30克,桑白皮20克,蚕沙20克,防己20克,木通15克,天花粉20克,莲子心10克,连翘心10克,土茯苓20克,地龙20克,栀子15克,苡仁25克,赤小豆30克,川牛膝12克,威灵仙15克,车前子20克。
三付。 煎服。一付吃两天。药渣可以泡脚。中成药可以用鳥鸡白凤丸。
煎药方法: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大火烧开后计时间,小火煎半小时后泌出来,第二次加入开水煮二十分钟左右,第三次再加开水煮十五分钟。三次药混合在一起,饭后半小时左右即可服用每次250毫升左右,一天三次。
湿热瘀阻挟气阴不足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的方子,没有普适性,仅供参考
黄芪50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地龙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小豆30克,赤芍20克,土茯苓20克,蚕沙20克,银花藤30克,桑枝20克,莲子心10克,全蝎6克,乌稍蛇20克,穿山甲6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秦艽12克,栀子10克,車前子30克。
痛风患者常吃天然降尿酸三付
1、 西芹
2、 大白菜
3、 茄子
4、 鱼腥草
5、 莲藕
多吃菊苣、葡萄、香蕉
不能吃的高嘌呤食物
1、 腐竹
2、 鸭肉
3、 基围虾
4、 绿豆
5、 香菇
6、 鹅肉
7、 紫菜
8、 芦笋
9、 黄豆芽
10、小鱼干、白带鱼
不能吃海鲜(大鱼大虾再见)了,不能喝啤酒(白酒也不能)了, 不能吃豆制品(豆腐豆浆油条豆芽good bye)了,不能吃酸性食物(含磷高的都算),不能吃发物(魔芋,鸭子),不能吃动物内脏(什么鸡胸,鸡心,脾,毛肚都是)不能喝肉汤(嘌呤极高),不能吃菌类(我在云南什么金针菇,猴头菇,干巴菌,香菌根本停不下来好吗!!!)不能吃过多白肉(猪鸡鸭鱼),不能吃过于油腻的东西(我真服了,没有油怎么能吃进去?)
痛风的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
作者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许多人以为痛风是受了风寒所致的关节疼痛 ,其实不然, 尿酸才是引起痛风的祸根。痛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防止并发症。
许多人以为痛风是受了风寒所致的关节疼痛 ,其实不然, 尿酸才是引起痛风的祸根。 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它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最终形成尿酸。如果嘌呤代谢紊乱,即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尿酸浓度过高,即高尿酸血症。 此时,尿酸以晶体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痛风石(软组织肿块)、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结石(肾脏结石)。
痛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防止并发症。
1、限制嘌呤食物
痛风患者应根据病情限制膳食中嘌呤的含量。在发作期应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每天应少于150mg,可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应以摄入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在缓解期,可限量选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如肉、鱼、禽肉,每天约为60-90g,可用煮过汤的熟肉代替生肉。另外,可自由选用一些含嘌呤低的食物(如五谷类、奶类、蔬菜等)。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豆芽、香菇、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但是不提倡长期采用严格的限制嘌呤的膳食。
2、积极降低体重
痛风患者多伴有超重或肥胖,应控制能量摄入,选择适当的体重目标(BMI小于25kg/m2),尽量达到或稍低于理想体重,最好低于理想体重的10%-15%。减重应循序渐进,否则易引起体脂分解过快,抑制尿酸的排出,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3、摄入清淡饮食
日常饮食应少油腻、低糖、少盐,少用刺激调味品。 适量限制蛋白质摄入,其供给量每天约为50-70g,并以含嘌呤少的谷类、蔬菜类为主。可选用不含或少含核蛋白的乳类、干酪、鸡蛋等,尽量不食用肉、鱼、禽类等。如一定要用肉类,可经煮沸弃汤后少量食用。食用火锅时,一定不要用由动物内脏、虾、贝类为原料的汤。 不易食用强烈刺激性的香料和调味品。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通常每天应控制在2-5g。
4、限制酒精饮料
饮酒、酗酒是诱发痛风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酒中的酒精含量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呈直线相关关系。酒精引发的痛风风险因含酒精饮料的种类不同而异。啤酒引起痛风的危险性最大,因为人体对啤酒中所含的鸟嘌呤核苷酸的吸收率极高,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葡萄酒中的保护性因素(花青素、类黄酮等对尿酸代谢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减轻甚至抵消酒精导致痛风的风险。所以不宜饮啤酒和白酒,可适量饮用红酒。
5、每日足量饮水
痛风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足量的水分可以使血容量增高,从而稀释血液,阻碍尿酸结晶,促使尿酸溶解,有利于尿酸从肾脏的排泄。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多于2OOOmL,除了饮水量的保证之外,饮水方式也同样重要,应坚持少量多次饮用。 可在睡前或夜间醒来时饮水,以防止夜尿浓缩。
6、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利于尿酸的溶解与排泄,蔬菜和水果中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在体内氧化后,可生成碱性离子,故称为碱性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尿酸盐更易溶解。同时应注意经常补充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7、长期坚持运动
运动以中等运动量为宜,每天在餐后一小时进行中等度运动,以运动后心率每分钟110-120次,微微出汗为宜,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 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慢速游泳、骑车、跳舞、打太极拳等, 有氧运动虽然对降低尿酸影响不大,但可减少身体脂肪,改善高尿酸血症的各种合并症状。 避免无氧运动,如快速短跑,跳高、举重、俯卧撑、快速仰卧起坐等,尤其不适宜剧烈运动,因其会导致尿酸浓度升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注意:痛风发作时应停止锻炼。
8、缓解紧张情绪
长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尿酸代谢紊乱,精神刺激和应激可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应劳逸结合,保持正常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