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日志
2022.3.5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是入学以来的第一次调研,很是激动,但是,也是真心耗体力,终于切身体会到了野外调研工作者的不易,一共去了两个乡村旅游社区,横冲和万溪冲,感想也颇多。
1横冲村
⑴社区
今天早上,差不多八点半的时候到达横冲村,按照老师先前的指导,一路从公路往里走,到了村委会,大概看了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集体活动场所和公共厕所等),总体来说还可以,也比较现代化。房屋都是经过改造的,基本都是两层楼房,但是也还有一些老房子没有拆除,墙体有些裂痕,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老房子里面有的还有人住,有的已经破败了,并改造成了羊圈。我觉得老房子是很有艺术价值的,从遗址看,还能大概看出房屋的大概轮廓和走向:有点像四合院,中间是天井,里面的布局也很有特色,总体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年代感,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建筑风格的,总感觉很有意境。
总的来说,村庄的建筑都挺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但是,村里的卫生问题有点严重,垃圾随处投放,牲畜粪便气味也是随地能够闻到,如果要打造成旅游社区的话,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⑵梁王山、梁王湖
沿着公路往里走,因为不认识路,所以刚开始就走到了农田里,蔬菜几乎都是大棚种植,可能是因为水资源比较缺乏,种植的蔬菜也比较简单,就一些花菜和香菜。最后原路返回,一直沿着公路走,路两旁有很多的金合欢,金灿灿的,别有一番美感。
接着,在公路上边,找到了水库原来的水面位置,已经丝毫不见水源的痕迹,水体的匮乏引人深思。再往里走,就到了梁王湖,湖的上游有一座木桥,桥体已经破败,河床也已干涸,被堆放了生活垃圾;湖的面积不大,但是水很深,也很清澈,倒映着蓝天,就像蓝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春风一吹,拂过河边的绿柳,令人心旷神怡。也许是这绝佳风景,也许是静谧的环境,梁王湖吸引了很多的露营游客,大概看了一下,发现这些游客大多是亲子出游,偶尔有几对年轻人,一辆车、一家人、一个帐篷,便是他们最好的周末时光了,老人在湖边垂钓,孩子在草坪上追逐打闹,青年人在边上搭帐篷、准备午餐,好不惬意。
⑶水库
在梁王湖的旁边,便是横冲水库,之间只相隔了一条马路,水库的总体面积比梁王湖大得多,可能是出于安全和保护,周围都被铁栅栏围着。岸边密密麻麻的都是管子,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是抽水灌溉村里的蔬菜,还有几根水管坏了,水溢了出来也没人管。水库周围没有补给的河流,与梁王湖也不相通,当时就很疑惑,没有补给源,又每天都在抽水,干涸了怎么办?后来听当地人说水库补给全靠雨水,雨季一到,水也就满了。
⑷梁王谷
梁王湖北边,有一条狭长延伸的小道,便是梁王谷,从水库出来,要经过一大片空地,才到梁王谷,这片空地便是之前打算开发的高尔夫球场,绵软的草还依稀可见,沿空地还有修有许多交错的小路,这应该也是当时修高尔夫球场的时候修建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球场没修建成,车路也荒废了,从球场的规模看,当时应该是下了功夫的,只是现在落得了一片荒芜的,不免令人唏嘘,这也许就是规划失误所带来的浪费,好在露营的游客带来了些许安慰,不然就真的浪费了这大好风光。梁王谷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名字也许就只是借助了梁王山的名头,三面环山,面朝梁王湖,是一处绝佳的露营胜地,露营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沿梁王谷往上,便能直通梁王山,山谷里有水流,植被密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爬山要经过一个公共厕所,体验感就大打折扣了。
(5)土林
土林在水库与村庄之间的一个小山丘上,形状各种各样,刚看到的时候,我还很疑惑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才知道这是修建高尔夫球场的时候人为修起来的,只是现在随着高尔夫球场的搁置,土林也逐渐被人遗忘了。一起去调研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后面在规划这片旅游区的时候,把土林好好改造一下,例如晚上的时候打上各种颜色的灯光,或是以鬼屋为主题改造的话,会是一大亮点。沿着土林向上走,便是一条回村的捷径了。
⑸黎湖
回到村里后,根据先前的安排,是要找“跑马泉”的,结果绕了半天,就只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湖,总体来说,湖的规划不是很好,湖水不清澈,湖面上有很多的抽水装置,又是一个用来灌溉的。因为是呈贡区“百湖之城”的规划建设,“梨湖”由此而来,后来,听老师说,跑马泉以前是有的,只是后来被村民填埋种地了。
总体而言,横冲自身的条件是很适合开发为一个旅游景点的,只是,一旦规划开发提上日程,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村民,都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2.万溪冲
从横冲出来,大概中午12点左右,我们就打车到了万溪冲,刚开始还担心会像横冲社区一样找不到什么吃的,但是一路从村口走进来,各种吃的应有尽有,村口还有公交车站和共享单车,整个村庄整体的地势都是比较平坦的,交通也是非常便利,无论是地理区位还是各种基础服务设施,都比横冲好太多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文人雅士都赞美过梨花,万溪冲,就是凭借梨花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成为了热点景区。我们是从村后门进入万溪冲的,首先是一条主干道,房屋比街而立,中间又有许多的小道,里面的设施很齐全,有寺庙(不是很大,遗憾的是锁了门,没法进去参观),寺庙旁边就是万溪村小学。在往外走,就是村委会和乡创文化走廊,走廊在二楼,在这里,万溪冲一半的轮廓尽收眼底。在道路两旁的梨树林,则种着许多梨树,枝干很粗,树与树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当地居民就在这里修建农家乐,边上弄些烧烤,还有秋千,老人小孩玩的都有。路两旁还有各种小吃店,年轻人卖小吃,老年人卖当地特色——米线瓜(据说只可食用瓜籽)、梨片、腌梨、梨膏(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等等,可以说梨的一生都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高的价值。遗憾的是,我们没赶上梨花开,梨花还只是含苞待放,当地人说3月20号是梨花节,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活动,比如猜灯谜等等,活动时间也比较长,会持续开展三五天,希望到时候有机会能一睹“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村里的文化品牌店和公益书屋,文化品牌店名叫“梨好邮局”,里面有各种与梨相关的物件,像梨花饰品、梨抱枕、明星片等等,最特别的还是“瓦猫”吉祥物,这是当地一代刻在门上用来辟邪的,现在经过创意改造,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备受追捧。本来也想买个纪念品的,看到价格,就放弃了。公益书屋则相对简单一些,一楼奶茶店,二楼书屋,环境也很简洁,如果你走累了,就可以在这里点杯奶茶,看会书。也有与呈贡区有关的书籍,通过看书我也了解到,万溪冲的梨叫宝珠梨——元朝某年七月初二日,大理鸡足山佛寺的主持长老园慧大师,派其徒弟宝月和尚到晋宁盘龙寺,祝贺开山祖师蓬峰禅师生日。十五日,途径呈贡时到伽宗城北大福寺拜见住持莲珠和尚。二人到滇池畔的七星山上,看到梨树的生长情况很好,许下要将大理雪梨树苗送来呈贡栽种诺言。第二年元宵节,宝月和尚精选十六棵大理雪梨幼苗,送到伽宗城大福寺栽种,莲珠和尚用它的树苗与当地的清水梨树嫁接获得了成功。后人为纪念宝月、莲珠和尚,将嫁接后的这一个品种取名“宝珠梨”。
3.小总结
一天逛完横冲和万溪冲之后,两者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横冲有资源,有条件,是一个绝好的露营胜地,但就是缺乏规划和具体落实,与万溪冲相比这种不足就更明显了;万溪冲有引爆点,有规划,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是个网红打卡点,所以,横冲如果真的是要打造成一个旅游景区的话,还是要学习优秀旅游案例,科学规划,在打造旅游吸引物的同时,完善各种基础服务设施。万溪冲在旅游打造上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因为疫情的冲击,游客量减少,如何适应疫情开展旅游活动,也是今后值得深思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