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糟蹋了东北人


《人世间》糟蹋了东北人
曹秀
  我以为是电视剧《人世间》糟蹋了东北人,编剧把江南人家搬到了东北,戴着帽子装东北人,本质上不是东北人,没有东北爷们儿的粗旷,大义,豪爽,偏偏制造一些胆小,野蛮,没有文化的二流子,这样的人不是东北人。
即使有上大学的也是模糊不清,《人世间》文革时期没有考大学,而是由组织推荐,初中九年制以开门办学为主要形式,编剧模糊概念,只想写个人命运,又不了解家庭兄弟姐妹,虚多实少,虚拟的世界多,凭编剧个人情绪决定人物,尤其是女人过多渲染。
改革开放初期是《人世间》抜高女性,一个被强暴女人生了孩子成了贤妻良母,一个副省长老伴成了革命家,由于编辑主观腻想,电视剧里的人是想出来的,是虐拟安排好了的,这样的东北人不是东北人,糟蹋了东北人。
我在东北时间比较长,了解东北人是什么样,这样的电视剧我不喜欢,希望编剧写熟悉的东北人。
    写作不能骗人,巴金说把心交给读者,电视剧编剧应当把心交给观众,让人怀疑的是,现在的电视剧有多少不是骗人的。众所周知,东北不是只是电视剧里的城市,有沈阳,有大连,有哈尔滨,有长春,还有渐渐进入大城市的小城市,哪里都有沸腾的经济,哪里都有沸腾的发展,哪里没有英雄的人物呢?为什么写出这样的小人物,二流子,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人物的存在,编剧们最好停止写作,好好思索。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典型,电影《长津湖》赚钱让外国人眼红,有人说中国不需要美国好莱坞大片了,看看他们生产的电影算什么,人不人鬼不鬼的,也算是哄哄美国老百姓。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制造成麻烦,污蔑中国,一个疫情控制不住被全世界打脸,现在好莱坞也被打脸了。国庆档上演电影《长津湖》,不能不说抓住了商业与观众心态,点燃了中国人原有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没有抗美援朝中国人说不上是什么样,中国人的血性是不怕死,有了抗美援朝才有了今天幸福生活……”我赞成这样的话,因为我父亲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们当年吃不饱穿不暖,有时吃炒面,嚼黄豆,即使这样也要战斗。我们今天还有谁吃不饱肚子,肚子里都是肉串,还有啤酒。当年他们哪有啤酒,连二锅头都喝不到,联想这些艰难困苦的岁月,爱国主义情怀更深刻更浓烈。我想说的是,电影《长津湖》票房很好,说明观众认可爱国主义,然而爱国主义不是电影里表达的,是从中国人的历史上获得的,这是民族的精髓。想一想历史,读一读历史,中国的历史是有故事的,如果还满足电影的虚构,满足电视剧的规模,不如抽空读书,多学历史,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电影《长津湖》带动了观众,帶动了山河,也带动了心灵。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人,爱自己的生活。
    当然并不排除影视为了赚钱,今年春节档电影潮过去了,余温还在,叫好声接二连三。然而,贪心不足造成遗憾:一是票价过高观众流失,二是排片时间混乱造成观众看电影不方便,三是只顾宣传不顾观众感受。一句话,没有足够照顾观众,让观众看电影时不舒服,流失几千万观众。好的电影为什么没有好的效果,明明应当有的票房为什么丢失这样惨,总结原因是电影院管理太差了,只想赚钱忽视观众。市场上有句话顾客是上帝,电影市场也是这样,旁观者清,有人调整票价已经晚了,春节过完观众离开,想招回观众靠明年春节了,可是明天春节还有更好的电影。据说电影票价太高了,有的几百元,有的还被炒作。气得观众恼火,发誓节后查他们,尤其查影院放映的有关人员,如果不是他们肆无忌惮涨价,观众也不会反感。现在把观众招惹了,他们肯定会搞得影视部门不安稳,希望电影票价不要太高。太高观众会骂人的。不能相信所谓的美好,万事只有靠事实说话,当生活压力山大时美好只是幻想,影视也是如此。
    电影《张之洞》首日票房仅90元,还没有一篇小小说的稿费高,这样的电影也敢拍,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之难过,且不说导演这样的电影意义有多大,如果我的剧本投过去可能不是这样。希望类型导演与我们编剧联系,共同研究如何拍好一部电影,如何走市场。电影《张之洞》讲述张之洞在富国强兵、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他呕心沥血的一生。可是导演们也不想一想,这样的历史名人在当代我们的社会到处可见,随便找一个人都有这样思想。同样是电影,为什么有的有票房有的没有票房,原因就是没有进行研究,不知道电影市场是什么样。现在的电影市场就是观众的精神状态,全世界都在污蔑中国,老百姓义愤填膺。因此对电影的要求比较高,编剧导演如何满足观众要求,这样的市场不能小瞧。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有钱就能拍电影,不是拍出电影都受观众喜欢。
    回过头来看电视剧《人世间》表面拍摄的是东北,如果没有穿着棉衣,戴帽子,换到南方也是这样。我在东北时间较长,对东北特殊性地域特色比较了解,期间到北京等大城市住几年还是返回所在地至今没有动地方。不是我不能动,不是我不想动,我在所在地吃的亏让我恨不得早早离开,可是不能哟,我还有父母需要孝敬。久而久之,在吃亏中生存下来了。我对普通人有着深入了解,他们不是异想天开的人,有理想,希望有一个好前景,可是现实并不是好前景都有他们,人与人之间的争名夺利迫使他们什么也得不到,遇到困难还要绕道而行。他们知道这样生活吃亏,可是不吃亏谁吃亏,谁肯吃亏。不肯吃亏必须争得头破血流,可惜的是,他们不争也是头破血流,好事得不到,连走在路上也有碰瓷的。林子大什么鸟没有,何况人了,有人的地方必有矛盾。如果写东北人,一家人数十口,有的数百口,这不是小数字,家国情怀说的是什么,《人世间》写出一家几口人能代表东北人吗,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