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苌庄镇是唐代北方古窑址所在地。在这片土地上,千余年来薪火绵延,瓷业兴盛。历史云烟袅袅,百代风云变幻,制瓷业也伴随着时代变迁几度兴衰。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征程中,苌庄又走出了一位立志恢复大唐陶瓷的追梦人:张冠军。
追梦:数十年孜孜以求
张冠军,男,汉族,1963年9月生,禹州市苌庄镇玩花台人,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陶瓷工艺师,许昌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大唐钧瓷文化博物馆馆长,河南苌庄窑陶瓷文化研究院院长,禹州大唐钧瓷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冠军从小在苌庄长大,对脚下的这块土地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改革开放以后,神垕、浅井扒村的古瓷片渐渐热了起来,苌庄因为相对偏远,苌庄窑在考古界以及古玩界了解的人较少,古窑址与古瓷片相对保存较好。到2001年神垕下白峪唐代窑址发掘后,苌庄窑址才引起外界的重视。
为了挖掘和恢复苌庄窑,传承苌庄窑文化,2010年,张冠军开始筹建大唐钧窑。建窑伊始,他就把标准定在“三高”上:一是高起点,同时建起了梭式液化气窑、双火膛煤烧倒焰窑、柴烧倒焰窑,蓝炭炉钧窑。全部是节能高效的新式窑炉,把神垕钧窑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全面复制过来,为苌庄钧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二是高水平,起步阶段,缺乏高技术人才,就高薪聘请神垕窑口的造型工、拉坯工、烧成工,每一位高技术工人都配一位本村的学徒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钧瓷的核心技术。使用的原料除本地的陶瓷黏土外,外地的原料如长石、石英、方解石、铜矿石都是最好的,也是最贵的,这些都保证了的产品质量;三是高附加值,不是简单的复制现有的钧瓷造型,也不是把神垕成熟的天青釉、月白釉、钧红釉、钧花釉不加升华的简单再生产。而是充分研究中国陶瓷的传统文化,中国钧瓷的色彩文化,研究苌庄的地域文化、唐代花釉瓷的工艺特点,从造型、工艺、釉色、烧成等方面全面把握,使的每一件产品都充满钧瓷的文化气息。比如大件产品的镂空造型,可以说填补了大件钧瓷镂空的空白,虽说难度很大,烧成后却打造了大唐钧窑的品牌,使的客户为之震撼,钧窑工匠的精神感动了客户。
张冠军在创建大唐钧窑之初,就把唐五代苌庄花釉瓷的复制仿制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收集收购了近万件唐黄、唐黑、唐褐、唐花瓷标本。其中,达到收藏级的完整件近600件。他从唐五代花釉瓷标本的化学元素分析入手,对苌庄范围内的陶瓷原料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玩南村东部蕴藏的白埏土与唐代苌庄花瓷标本化学元素含量十分相似,可以断定唐五代苌庄窑是就地取材。这种白埏土在禹州瓷区称为黑药,是褐釉、黑釉蓝斑器的主要原料。针对唐花瓷黑釉蓝斑、黄釉白斑、褐釉白斑等特点,他和技师们以白埏土加紫金土为底釉,鸠山碗药石加南召长石为斑釉,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成功复烧了黑釉蓝斑器。
为了使苌庄窑文化有序传承,大唐钧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唐钧博物馆、唐钧文化广场,复建了张翁桥等文化景观,2019年,再次投资300余万元,筹建唐钧文化传习馆,全面展示苌庄景内唐代古窑址、历代陶瓷生产工艺、窑炉复原等,建成可容纳100多的手拉坯体验馆,为唐钧文化传承搭建更好的平台。同时,启动唐钧陶瓷文化村项目,利用当地地理优势,筹建以窑洞为主题的农家乐、地方十三碗等特色饮食项目,全面布局,把玩花台建成集唐钧、钧瓷文化的研讨、展览、研发、生产、研学、休闲、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陶瓷文化文旅综合体。
竹韵:张冠军的“家国”情怀
钧瓷,是世界是唯一的高温窑变釉瓷种,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驰名天下。在宋代徽宗时期被选为宫廷御瓷,民间不得私藏。从一诞生起,钧瓷都带有了明显的皇家尊贵血统。近代钧瓷恢复并迅猛发展后,频频被选为国家与外国元首的外事礼品,又与“国礼”这一概念衔接在了一起,仿佛一提起钧瓷,就高不可攀,寻常人家不可拥有了。
国家是由无数的细胞一般的家庭组成的。国之礼品,也可以为家之礼品。要让钧瓷带着国礼的品质,带着盛唐大宋的文化风韵,更好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人们的生活。带着这种对“国”和“家”的概念的理解,带着这种让钧瓷走进千家万户的情怀,张冠军开始了他推出“家礼”概念、打造家礼钧瓷系列的步伐。
中国人向来讲究礼仪。伴手礼、拜访礼、祝贺礼等名类繁多,人们往往不知道怎么选用。怎样打造一种适合家与家之间往来走动,具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还有升值潜力的礼品?用什么材质?做成什么款式?怎么去文化包装?
材质必须是具有皇室血统的钧瓷。要体现“家礼”的核心需求。最重要的,其造型设计和釉色表现一定要美,要美的惊艳,美得不俗。它应该是武皇在苌庄赏花台侧的一袭青竹,它是徽宗梦中得遇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雨后天青,它又是记载祖德传承家风的竹简牍片……经过深思熟虑,大唐家礼系列产品,在张冠军心中逐渐成形。
经过数十次的反复设计,修改图纸,试制样品,再反复推翻设计,砸掉试制品,重新制作烧制,最终,“竹韵”呈现在人们面前。
竹韵系列为茶具七件套。采用竹节造型,翠青挂金斑釉色。设计思路:大唐即盛唐。唐以开放、活泼、包容、多元为文化特色,为盛世之象。竹韵七件套取青竹入器。壶体扁平阔大,容纳万物,雍容华贵,气度不凡。壶身、壶把、壶钮皆为竹节,寓节节升高,彰盛世升腾。竹节毕露,敦厚有力,青出于蓝,又胜于蓝,寓后生努力,奋发有为。竹代表高尚气节,刚正不阿,不事媚俗,代表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后人坚守道德底线,高风亮节。柴烧风韵,间以金黄斑点,形似斑竹,意为金钱遍地,财富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