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的长短个体差异很大,一般来讲,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应保证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老年人一般夜间睡眠时间较短,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睡眠时间稍短些。判断睡眠好不好,除时间长短因素外,关键在于睡眠程度的深浅及醒后的感觉。睡眠程度的深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睡得实与不实。睡眠程度深也就是睡得实,大脑皮质抑制很深,形成酣睡,这样就可以使精力充分恢复,醒后疲乏消失,全身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神焕发,说明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好。如果睡眠程度很浅,特别是夹杂一些噩梦,睡眠中途被惊醒,那么即使睡眠时间很长,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起床后仍感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说明没有休息好,所以睡眠时间的长短主要看睡眠的程度与睡眠的质量。要重视睡子午觉,子是指23时至次日1时,午是11时至13时。一般晚上11点以前入睡,这时候休息最能养阴,中午睡午觉很重要,但休息时间不要太长,要躺着睡不要坐着或趴着打瞌睡。充足的睡眠,睡眠程度深,对健康、长寿有益。
(1)环境安静:安静的环境是睡眠的基本条件之一。噪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有关专家指出,当外界噪音超过40分贝时,睡眠就会受到影响。嘈杂的环境,使人心情无法宁静而难以入眠,故卧室窗口应避免朝向街道闹市或加隔音设施。
(2)光线宜暗:在灯光下入睡,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到光亮。如果对灯而睡,灯光会扰乱人体内的自然平衡,致使人的体温、心跳、血压变得不协调,从而使人感到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使睡眠不安稳,浅睡期增多。
(3)温、湿度适宜:卧室要保证温、湿度相对稳定,室温一般以20℃为佳,湿度以60%左右为宜。卧室内还要清洁优雅而利于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