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说:
“我们的社会里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医学本身就是以迎接、呵护、关爱、尊重和敬畏生命为使命的,包含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独特而严密的学科体系。
学医的人需要敬畏生命,为生命付出。
生命需要温度,需要情怀。
敬畏生命能让我们在面对名利时始终不忘医学的温度,能让我们在面对有限的生命时,极力拓展生命的宽度,能让我们面对迷茫前路时,依然坚守医学的厚度。
当医生不顾一切救治病人时,病人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善意,彼此的心也会越来越近。
医者为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应当是关爱。
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医生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无一不来源于病人。
在真实的医疗场景中,没有直线,只有曲线;没有黑和白,只有不同的灰度。
疾病的故事很具体,也很立体,其中有着曲折细微的感动,寝食难安的焦虑,豁然开朗的明亮,有口难言的窒息,这些也是医学的一部分。
有位知名医院的领导和我说——
“我们要打造一家有温度的医院,将患者利益视为医院的重要利益,将精神力量作为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其与物质力量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此,医院创新性成立患者关爱中心,打造一站式投诉解决模式。
医院建立“六味一体”的临床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入院前、在院、出院后的无缝隙全流程服务,不断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医院在门诊大厅搭建钢琴舞台与观演区,并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开展公益音乐演出,以音乐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在关爱职工方面,医院推出系列举措。例如,医院开展“艺术下午茶”“音阅绘”等活动,让艺术走入门诊、深入病区。
为了让医院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医院班子成员明确了发展方向,即走内涵式、集约性、高效管理的发展模式,使医疗回归价值医疗,使医院发展模式由“以服务量驱动”转变为“以价值驱动”。
结合实际,医院班子提出“3P”“3S”的管理理念,旨在破解医院发展难题,推动医院转型升级。
3P,即Preventive(预防性)、Proactive(主动性)、Precise(精确性);3S,即Systematic(系统化)、Standardized(标准化)、Scientific(科学化)。
当下,医院运营有这些新的突破口?
高度重视有效产出,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和患者的满意度。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增加患者的就业舒适感,利用规模效益,降低医院的单位成本。
因此,医院要努力打造健康文化软实力,形成全新医疗传播通路,建立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坚持文化引领……
其中,有序地做好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品牌传播工作、传递正能量的声音尤显重要,
具体说来,做好传播的核心就是做好互动沟通,要让对方感受到、领悟到、理解到,这就必须研究受众需求、了解受众习惯,因为受众才是医院传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传播工作如同用心灵来诉说故事,应该是有真情才有亲切,因为亲切让受众感觉温暖,因为有真情、温暖,最后才会被受众喜闻乐见,人家才会接受。
医院做好传播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1、对社会的传播。
重在树立医院形象。
医疗特色、医疗专家、医疗突破、社会贡献等,
树立医院品牌、学科品牌、医生品牌。
2、对病患的传播。
重在取得病人的信任。
要用通俗的语言,
让病人明白,得的什么病,
有什么好的医生、好的治疗办法,
以及医疗花费等。
3、对同行的传播。
重在内涵实力。
医疗、教学、科研排名情况等。
4、对院内的传播。
重在文化开路、典型引领。
形成共识、提高凝聚力。
专业化的传播队伍,是医患之间桥梁的建筑师,解密医生工作的解说员,见证医院发展的记录者,舆情中冲锋在前的突击队。
传播人人有责,经过反复的教育、培训、实践,潜移默化之后,医院要形成了这样的风气——每位职工都是医院形象代言人。
世界著名医史学家阿尔图罗·卡斯蒂寥尼说过: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
我去欧美考察,发现对方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上做的很出色。
事实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英美等国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患者就医感受、保护患者个人隐私,患者才能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
由于完善的医疗保险转诊制度,使得绝大多数英国患者的小毛病都消灭在了社区医院,而大医院可以专心对付疑难杂症和重症。
在英国的大医院就医,专科医生一天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10几人,同时还有秘书、医生助手和护士等提供辅助服务,医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交流。
记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曾指出,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警惕技术至上和医学市场化的倾向,使医学日趋离开人文,而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
钟南山也讲过一句话,医生眼中不只是病,要有病人。
众所周知,医学即人学,医者为“生命摆渡人”,只有当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充分结合,才能为病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只有当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医学、尊重医者,医患双方才能真正成为对抗疾病的“命运共同体”。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医生要让患者感受到的是,我不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但我一定会好好治你的病。
现实中,有不少医院的员工不太清楚自己的医院价值观是怎样的,或是简单地认为那不过是医院用来搞公关的说辞。
医院必须说服消费者和医院员工,让他们重视医院的价值观。
员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结合应反映出一个医院的品牌使命,因此,医院必须让员工成为价值观大使,向消费者营销品牌使命,进行全面品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