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高管齐聚“秀肌肉”,业绩大增看点多


 4月28日,北斗星通 (002151.SZ)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在全景路演举行。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总经理高培刚、北斗星通董事会秘书潘国平,北斗星通监事会主席王建茹等高管齐聚全景网,针对公司业绩大秀“肌肉”,全面解答投资者关心的北斗芯片产业链发展,以及公司价值管理和IR关系管理等方面传达重要战略思路。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5.20%。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52亿元,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83.97万元,同比上升525.17%;扣非净利润数倍增长,透视公司在经营管理,四项费用降低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聚焦四大业务领域

一、芯片业务

2021年,北斗星通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可以说抓到重要契机,迎难而上,傲立潮头,保供稳供。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8.97%。其中,受高精度卫星定位芯片/模块/板卡产品在无人机、物联网、车载导航、驾培驾考、测量测绘、机器人 等主要领域收入增加,标准精度产品实现大客户导入,收入大幅增加。单独芯片业务实现收入达6.25亿元,同比增长37.31%;而数据服务业务则实现收入1.3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导航产品业务

上年,北斗星通导航产品业务实现收入9.9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12%。传统国际代理业务盈利能力稳健,高精度定位天线在传统测绘业务稳中有升基础上,加强无人机、农机、驾考等行业头部客户攻坚,并加速布局智能网联天线市场,高精度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信息装备紧抓北斗三号更新换代的机会,积极卡位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为业务转型和市场拓展打开了新局面。

三、陶瓷元器件业务

报告期内,陶瓷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65%,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5G基站用滤波器产品和HTCC封装陶瓷产品销售增长显著,5G小基站和Wifi6E在市场端持续推进。

四、汽车电子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9.3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3%。其中,智能网联业务实现收入14.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3.39%,大客户长安、吉利、大众收入增量明显。财务指标改善的同时,抓住芯片供应市场变化的机会,突破上汽大众,实现朗逸、途观等车型车机订单落地,并突破上汽通用平台化车机项目。此外,公司德国in-tech汽车工程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03亿元。

公司除了秀出上面四块“肌肉”,公司重视产品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研发的投入,北斗星通一贯通过在重点业务板块和方向持续投入,完善研发体系,招引高智人才,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拓展。

去年研发投入4.28亿元,占营业收入11.12%,同比增长24.37%。新一代芯片平台形成战斗力;基于22nm芯片的高精度模组实现批量出货。BICV推出下一代基于 高通8155平台智能座舱,实现长安UNI-T明星车型定点,融合DMS\360的座舱增强产品CV-BOX实现奇瑞平台化定点。 

基于公司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区,估值修复有望业绩大增中得到改善,据国信证券首予北斗星通买入评级:北斗核心器件龙头,聚焦主业加速发展,合理价格为32.0-39.4元,目前股价不足28元,大智慧筹码分布显示市场平均成本价在38元左右还有一段距离,技术面显示上行空间相对较大。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