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胡言亂語
李家父子幾十年來拿台灣和中美說事撈得了不少好處。國內一些所謂“自由派”,特別是海外流浪過的知識分子深以為然。
不要以為想當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訪問新加坡,大李說,“新加坡這麽個小國都能成功,中國這麽個大國,當然可以(成功)”,好像鼓勵、幫助了我們,其實不然,他更是為了他自己。
新中國以來,新加坡在台灣和中美關係上,一直是“看鍋裏下菜”,且與台灣保持緊密的軍事合作,對中美關係時不時拋出“洋腔怪調”,例如這次;對台灣事務“挑撥離間”,例如:馬英九和國民黨所謂的“一中各表”,就是《聯合早報》挑撥的是非之地。
作為一個小國,慣常以為,他說幾句話無所謂,實際上,他以國家平等主體在“稀釋”我們的政策,擴大他自己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鑽營取利”。
包括上次說“烏克蘭悲劇”,表面上小李言辭鑿鑿,為了國家利益,領土完整,必須譴責俄羅斯,實際上要的是出聲或“放屁”的機會,而不管說了什麼。圖得是和西方一致或最終他是和美歐一致的立場。
經濟上,新加坡的淡馬錫是個國有投資產業公司,政治上看似不偏不倚,實際上都為了“中飽私囊”,他不可能為我們說話。想一想這一點,他不如我們的非洲兄弟。骨子裏還是美歐的“拉拉隊”成員,造作陰險狡詐,看似不露齒。
隨著我們的影響力逐漸超越美國,他勢必拍馬屁,這種小人不值得你信任。在我們這裏有“不得妄議大政方針”,而李氏父子恰恰相反。雖然,他有這個權利,但是,我們不應該被“大忠似奸者”迷惑。
在我們的認知裏,有個“相對論”,大小問題。大國博弈,小國論道。看似各得其所,不亦樂乎?本質上,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更不利於政策執行。
小李把“一個中國”降格為“善惡問題”來討論,純粹是“賣弄風騷”。1984年,鐵娘子就被“主權問題是不能討論的,也就是說,雙方只能談判何時,以什麼方式收回香港的問題”“撞”倒在台階上。
鐵娘子借“馬島戰爭”欺負阿根廷之後,來“脅迫”香港問題,被“針尖對麥芒”地打回去了。鐵娘子至死方休,就像她與她的子女一樣,沒有了母子關係。
看到這種假惺惺就噁心,也許看不明白還好,對待小丑不要以為然!縱然千般不是,添油加醋,生活需要佐料,豐富以為歸。
~~Chamheiquen
(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