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先生《调息箴》
中条山客
宋代有大儒,朱熹朱元晦。不独理学精,亦通静以养。云卧顺天行,守一而处和。采天地精华,吸日月灵气。先生曰:
予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鼻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箴曰:
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阖辟,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
【简注】容与:闲暇舒适之义。猗音依,猗移,随顺之义。翕音xi, 聚敛收摄之义。 “尸”字作“主”解。观鼻端白,原是佛教《楞严经》上二十五个圆通法门中第十四个法门,苏东坡、朱晦庵两人都采用了这句话,但他们的说法并不完全和《楞严经》相同。
朱熹先生说:我总结做调息这个工夫,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身体总要安闲而舒畅,不要弄得周身难受、难过;又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不要勉强执着。气机静到极处,它自然要动,就像春天沼泽的鱼儿,浮在水面嘘气;气机动到极处,它自然要静,就像冬天的虫类,伏在土里翕气(翕:聚敛收摄之义)。此时身中之气,交互团结,有天地氤氲之象;一动一静,有乾坤阖辟之机,妙处是说不尽的。若问是谁在那里做主?其实并无所谓主宰,而是自然而然的功能。
2023年12月11日星期一,陕州上阳书院先生曰:
予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鼻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箴曰:
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阖辟,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
【简注】容与:闲暇舒适之义。猗音依,猗移,随顺之义。翕音xi, 聚敛收摄之义。 “尸”字作“主”解。观鼻端白,原是佛教《楞严经》上二十五个圆通法门中第十四个法门,苏东坡、朱晦庵两人都采用了这句话,但他们的说法并不完全和《楞严经》相同。
朱熹先生说:我总结做调息这个工夫,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身体总要安闲而舒畅,不要弄得周身难受、难过;又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不要勉强执着。气机静到极处,它自然要动,就像春天沼泽的鱼儿,浮在水面嘘气;气机动到极处,它自然要静,就像冬天的虫类,伏在土里翕气(翕:聚敛收摄之义)。此时身中之气,交互团结,有天地氤氲之象;一动一静,有乾坤阖辟之机,妙处是说不尽的。若问是谁在那里做主?其实并无所谓主宰,而是自然而然的功能。
2023年12月11日星期一,陕州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