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缔造新时代的人民企业家
本章概要
新的时代,到底是让资本继续来统治劳动,还是让劳动来驾驭资本?
这种分别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成两条发展路线,一种是劳动驾驭资本的“以智取利”;一种则是资本继续统治劳动的“以资取利”。
而这两种路线,归根到底,是企业家是否具有人民性所决定的,只有人民企业家,才能将物质生产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生产,而不是为资本谋利的工具;也只有人民企业家,才能带领劳动团队以智本驾驭资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劳动者的翻身崛起和自由解放。
31
由于物质生产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群体性劳动,这必然需要分工和协作,于是,“劳动者才能”被吸纳进入了企业团队之中,成为企业组织系统的组成要素,这些分散的劳动者一旦联合起来组成团队,一种新型的集体所有制就出现了。
企业的研发团队、运营团队、生产团队,乃至合并在一起形成的总团队和大团队,就是新时代的集体所有制。
这个新型的集体所有制,既尊重劳动者各自不同的才能和贡献,从而在分配上体现出工资、薪酬和奖金的差异性,同时,又注重团队合作产生的整体效能,注重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和竞争力,它们,在企业家的率领下,共同成为物质生产的主人。
这种新型的集体所有制,是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联合构成,它是由基于劳动者才能并包括企业家才能的个人所有制汇聚组合而形成的,是新时代的劳动者的联合体,是劳动者依据各自的才能和品格而组合起来的劳动阵营。
他们的集体劳动已经凌驾于资本之上,开始驾驭、管理和反控资本了,此时的资本,已经退居二线,依靠这个团队的集体效能和经营业绩来实现增值,就是说,资本已经完全依靠劳动给自己赏饭吃。
在这个场合和场景下,曾经至高无上的资本已经不能再剥削劳动了,而是劳动在驾驭、管理和运营资本。
任何企业组织,只要企业家具有人民性,就是人民企业家在率领一个劳动者团队,为社会从事物质生产、从事价值创造,并在脑袋层面表现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在口袋层面的分配上体现出“先富带后富”的时代特征。
在人民企业家的领导和带领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但受控于人民、受控于社会,而且,人民企业家还在带领各自的劳动团队,通过对资本的使用、对资源的整合、对利益的分配,推动着劳动不断走向解放和崛起。
32
这种凌驾于资本之上的新集体所有制,通过集体劳动、集体才能和集体智慧,形成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的智慧资本。
与之相应的是,资本所有制已经位居其下,构成企业组织的资本要素。
这些资本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起来,甚至将吸纳资本的触角延伸至资本市场,成为企业团队运营的工具和手段,成为第二位的生产要素,并通过股份制的按资分配分享劳动团队运营的红利。
这样,企业团队的集体劳动和集体智慧,就取代了资本,成为企业组织最活跃、最能动、最具创造性和统治力的生产要素,它们,就是凌驾于资本之上并反过来统治资本的智慧资本,即智本。
智本,是联合组织起来的企业团队以集体劳动、集体才能和集体智慧创造的新型的资本形态,是企业组织的集体的精神生产的产物,是这个集体的脑力劳动和精神力量的物质化、资产化。
它表现为企业的专利、商标、诀窍、软件著作权等内容的知识产权,表现为品牌价值、经营战略、营销策略、企业文化等所有的精神财富,表现为品牌价值、企业信用、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内容。
总之,它是集体的才能、智慧和品格这些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资本化,它最终表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智本,既有活劳动的内容,那是企业团队鲜活的生动的每天都在发生着的群体型脑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的凝结和物化的价值结晶,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形式的精神财富和精神财产,它被我们习惯性的称为无形资产。
33
由于企业家是企业团队的带头人,通过股份制联合起来的资本为了确保企业家的核心团队死心塌地、忠心不二地为资本的增值服务,便通过同股同权的资本民主构建起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为制衡机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而企业家则为了捍卫自己的决策权,也倾向于通过这种资本民主制度获得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并在这个过程中从绝对控股发展成协议控制等各种手法,这种控制权,就是企业家对资本要素的指挥权、调度权和使用权。
这样,企业家就将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企业团队的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化的资本所有制这三种所有制集于一身、抓于一手。
一方面,他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率领着一群个体的劳动者组成的集体的团队,每个劳动者和整个团队他都要顾及,并为其工资和薪酬负责;另一方面,他又操控着一个众多股东用资金汇聚起来的资本军团,并为他们的增值负责。
企业家一只手掌握着劳动要素,另一只手则掌握起资本要素,并通过这两种要素的组合、积聚,不断进行价值生产和创造。
这样,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都掌握在企业家手里。但这两者,到底孰轻孰重、孰高孰低呢?
在这里,企业家劳动人格和资本人格的两重性,得到了鲜活的具体的展现。
以劳动人格主导资本人格的企业家,也必然坚持劳动控制资本的路线,他会带领团队通过研发创新和经营创新,不断在企业顶层激发集体智慧进行精神生产,创造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并为企业发展赋能,再为社会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在产品市场上创造业绩,让劳动要素凌驾于资本之上,用智本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实现“以智取利”。
这一类企业家才是既为社会负责、也为劳动团队负责、还为资本增值负责的人民企业家,他是在率领劳动者驾驭资本。
而以资本人格主导劳动人格的企业家,则会倾向于继续用资本统治劳动,将资本增值也就是赚钱当成第一要务,他们貌似也重视劳动者才能和团队效能,但其实是要使劳动成为沦为资本的得力工具。
所以,他们不是在智本的增值上发力,不是努力使智本驾驭资本,不是贯彻“以智取利”,而是仍然用资本统治劳动,继续贯彻“以资取利”,将劳动要素屈从于资本,使劳动继续充当资本的奴仆、服从并服务于资本的统治,而不是翻身作主人。
这一类企业家则背离了劳动、背离了人民,容易滑向资本家和投机家。
可见,只有以劳动人格主导资本人格的人民企业家,才能率领劳动团队,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从事精神生产,并实现智本的创造、积累和增值,实现企业发展的智本驱动,并最终以智本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既能让劳动赚钱,也能让资本增值,从而使得资本成为劳动面前驯服的工具。
34
在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大转移、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大升级的时代大潮之下,物质生产的企业组织内部,也必然伴随着一场大转变、大变革。
这种大转变和大变革就是,从不自觉的、偶然的创新创造转向自觉的必然的创新创造,从体力劳动的物质生产升级到脑力劳动的精神生产,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升级为精神财富的创造,从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增值升级为智本积累、智本积聚、智本增值,最终,从资本驱动升级为智本驱动,从以资取利升级为以智取利。
当物质生产中的精神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财富的价值充分显露并大显神威之后,智本就会反过来统治资本,由于智本更能够令资本增值,而那时,资本则会拜倒在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脚下,就像不上市的华为已经令无数资本为之倾倒一样。
在物质生产中发展精神生产,企业就不得不从学习型组织向创新型、智慧型组织发展,就不得不使企业组织成为一个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大学校,这样,就不能不产生更多的企业家、产生更多的项目、乃至孵化出更多的新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周边必然会分蘖、催生出更多的小树苗一样。
这种企业组织的自我繁殖,既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也为更多劳动者的发展和解放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就像任正非带出了一大批企业家人才一样,真正的人民企业家,不会只满足自己做个企业家,他们,就像一个老母鸡孵化小鸡一样,会孵化、培养并带领出一大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将在各自的产业和行业,不断用精神生产驱动物质生产,带动大量的劳动者走向不断发展、不断创业、不断崛起的解放之路。
35
精神生产是从人的头脑中进行的,所以,即便体力劳动主导的物质生产,也越来越涌现出精神生产的萌芽、洋溢出精神文化的气象。
从商品文化到品牌文化、从团队精神到企业文化,精神生产越来越在物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发展,以至于在企业的顶层,在企业家和一群高级的脑力劳动的头脑中,也出现了创造性和智慧型的精神生产。
它表现为企业战略、经营策略、研发创新、企业文化、品牌策划等各种具体的形式,并凝结为企业组织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如华为),构成企业的精神财富,进而在生产中转变为企业的智慧资本(智本),成为驱动企业组织发展的精神生产力。
可见,精神生产并不是单纯存在于精神文化产业,在传统的物质生产中,精神生产也已经构成企业这个微观组织的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路径,它被我们以朦胧的语言描述成“创新驱动”,而创新,正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
一旦企业组织开始在其顶层进行自觉主动的精神生产,开始运用集体的心智,他们的以资取利也将升级为以智取利,传统的资本驱动也将升级为智本驱动。
它们,也将在新时代发展成智慧型组织和智慧型企业,从而在有形的工厂、忙碌的职场之上,产生一个无形的不断生产精神财富的“智慧工厂”,并凝结为企业组织的“智慧资本”,进而用智本驾驭和引领资本为社会生产服务,从而走出投机泥潭,成为主动避免资本无序扩张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进军、从资本驱动向智本驱动升级,推动引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智慧文明跨越,这也是新时代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组织进行转型升级、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
而在其中发挥领导和决定作用的,正是人民企业家。
人民企业家,是新时代的人民英雄,他们既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之德,又有经营管理之才,他们坚定站在劳动阵营的立场上、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带领劳动者团队,奋战各行各业的产业战线和经济战线。
他们,将要上演一场用智本反控资本,并带领劳动者翻身崛起的威武雄壮的时代活剧。
来源:新小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