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关于“秦”(陕西)的描述记载


 

导言

202334日,中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习主席一句话给出了主题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策。在自然科学和经济技术发展同时,中央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加快发展。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蓝图。我是文科出身,期间也学习过高等数学和经济学金融学,但总体还是文科背景。

文科除了在体制内可以发展,在经济贸易和进出口金融洪流中,照样可以有所作为。一些年轻人感觉文科没用,不好找工作等等,我想大概是因为学的不够深入。文科包括哲学在内,本质逻辑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

在中央大方向指引下,继2月份我考察浙江义乌、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可出口贸易物产(包括农业产品、高附加值农产品、工业标准品),37日开始,我陆续考察上海、江苏、河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以寻求金融对进出口贸易支持落地支点,把国家政策方向贯彻到具体经济金融交易之中,为国家创造外汇储备同时,实现金融资本有序合理增殖,服务社会同时改善股东、雇员经济收入,实现物质和精神文化多维度发展(参考:长篇小说《卤阳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中国近几年GDP已经超过百万亿,总量世界第二,这是好的方面;同时,要看到和美国等国家在企业能力方面差距,人均GDP差距还在710倍之间,还需要努力。和老牌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2022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保支付能力水平已经超过了捷克、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在上海扎根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不亚于在国外发展。

3月中旬,从宁夏银川、中卫等地看好枸杞等潜在出口贸易产品并在当地合作伙伴开车拉我到贺兰山参观一圈后,我计划去青海玉树杂多县看虫草。对虫草,又叫冬虫夏草,说法很多。青海当地不少人,包括西宁的出租车司机,格尔木的旅游导游等,都有一种说法,说虫草有什么价值?营养还不如胡萝卜!当然,也有专门做虫草生意的,把虫草说的能治百病,神乎其神。天下虫草看青海,青海虫草看玉树,玉树虫草看杂多。杂多县海拔四千多米,是虫草生长最好的产地。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到杂多县。在海拔接近三千米的西宁—格尔木路段,同行的五十多岁洛阳老中医给我把脉,说:“脉搏124,不敢再向更高海拔走了,再走你就去球了!”

我估计在洛阳方言中,“去球”应当是“完蛋”的意思。从谏如流,我中止了杂多县更高海拔考察计划。

高原反应加上上吐下泻,感冒发烧,迫使我中止调研考察,转而疗养。治疗期间,总结了最近十年读的一本书《四库全书》,以抛砖引玉。

翻开中国知网网页,搜索所有本科和硕士博士论文,没有一篇写《四库全书》整体的,只有零星的写其“总目”或其中某一个很细分支的文献。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几乎没有人能读完。《四库全书》全部文字7.4亿字,如果加上各种“序注”近9亿字,就是什么事不干,每天粗读一万字并稍微理解内容,也要读三百多年才能读完。精读文献则需要更长时间。所以,几乎没有人能精读读完这7-9亿字并完全掌握。

我读了十年。从2013年开始,从经史子集的“集”部读起,都是粗读为主,遇到非常精彩的,才精读并做笔记。即便如此,十年时间走马观花,不过读个皮毛而已。表面上看是过了一遍,但许多地方眼到心不到。不过静下来想,全世界几乎没有人精读读完全部内容。加上读书者本身分上等根器、中等根器和下等根器,即使有人读完了,那么下等根器读者可能只能理解文字表面意思的四五分,中等根器者能理解文字表面意思八九分,上等根器者能举一反三,读出文字背后没有写出的潜台词,无论哪一种,都是至少几百年功夫的事,这样想来,我介绍《四库全书》其中部分内容,应当算抛砖引玉之举,给读者一些参考。毕竟许多人包括学文科的,一辈子都没见到过《四库全书》。鲁迅年轻时候在教育部工作过,见到过《四库全书》,但并没有细看,后来《四库全书》一套又从北京运到东北保管。所以鲁迅写文章批《四库全书》,只是立场批评,批评是封建王朝牵制思想的产物,并未深入阅读之。

现在《四库全书》要购买完整一套,京东、新华书店等网店都有,价格在人民币5万元到40万元之间,一般收藏一套主流价格在20万元到35万元之间。购买这样一套书,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较大书房,不然放不下。最好是别墅中有专用书房来收藏为佳。许多收藏者并没有读完《四库全书》,仅仅是收藏。

 

一、《四库全书》集部关于“秦”(陕西)的描述记载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请纪晓岚等汉人编撰的,弄了十三年,七八亿文字,说皇帝全部都一个字一个字看过是不现实的,因为那需要几百年阅读时间。所以《四库全书》中疏漏错误也是不少的,包括人名错误,作者错误,作者简介错误,等等。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主体,囊括了经、史、子、集全部内容。

经、史、子、集的“集”,其实就是文学。在文学内容中关于秦的记载,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秦王巻衣》。在这篇作品中,开头就十个字: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参考:《四库全书··秦王巻衣》)

这十个字刻画了一个画面,其中“明”是形容词做动词用。和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作用一样,形容词发挥动词作用,形成了经典文学审美观。过去生产力落后,秦国又是从甘肃天水起家,为周王室养马出身,几百年发展,从天水发展到宝鸡(雍城),再从宝鸡发展到咸阳,十分不容易。到咸阳后,通宵点得起油灯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经济进步事件。当时不是LED灯管,不可能灯火辉煌,夜间咸阳宫殿里油灯的光亮,把宫殿照得和破晓时分一样,就不简单了。“宫阙明晓霞”,一个明字,背后需要巨大燃油消耗支撑。别说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就是今天的陕西农村,你到许多农村去,特别是老年人家里,用的电灯泡都是十五瓦的,永远看不了书,为什么不用一百瓦大灯泡呢?省电。省电就是省钱。这就是两千年后今天现状。所以说读经典,必须举一反三,对照分析,才能看出几个字背后折射的历史生产力水平。

再看这个咸阳宫宏观描述之后的微观描写。一个美女,刚刚和秦王云雨过,坐在那里。文学中又用了十个字: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参考:《四库全书··秦王巻衣》)

文学是吹捧的典范。说一个美女怎样美,最高境界是什么?描写其动静。先说静。就是坐在那里,靠着扇子坐,这个扇子估计是装饰品,旁边有个红木凳子,美人就坐在那里。人家坐在那里,庭下的花自己落了,为什么,自惭形秽。看这多能吹,所以不要以为《四库全书》名头很大,里面都是毫无生气的牵制思想的东西,相反,里面妙不可言。

再看美人的动作。文学作品又是十个字:

“闲弄玉指环,轻氷扼红牙。”(参考:《四库全书··秦王巻衣》)

美人不能一动不动,得动。怎么动呢?自己弄自己指环,用牙轻轻咬自己嘴唇。这种描写已经很微观了。你想一想,如果这个美人是个没文化的打工妹,和秦王云雨完毕后,坐在扇子旁的红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撅个大屁股,手里两袋“恰恰瓜子”,嗑一地瓜子皮,还一边抖音向全秦国直播和秦王的私事,从榜一大哥哪里捞钱,这是怎样一个情形?估计秦王死了的心都有,心想怎么宠幸了这个一个低素质的货色。

乾隆皇帝搞《四库全书》,把之前皇帝搞文化统治的都数落了一遍。说唐太宗太啰嗦,说明太祖太粗俗,说永乐大典不值得一看,因为永乐皇帝就是起兵篡权上位的,鄙视之,等等。对满清皇帝立场我们不评价,但进入《四库全书》,进行扬弃学习,是有价值的。

 

二、《四库全书》史部关于“秦”(陕西)的描述记载

《四库全书》史部关于“秦”(陕西)描述记载,正史中有,比如《周》关于西周东周记载中,都涉及秦;杂史中记载更生动,特别是《四库全书》关于对《战国策》校注,其中有大量关于秦的文献,主题都是围绕一个“攻”。这些文献折射了战国后期秦从弱小变强大到最后统一六国的历史痕迹。

比如正史《周》记载了秦国找楚国、赵国的茬,关于“和氏璧”的详细故事;记载了围绕秦国发展过程中齐国的反应,包括齐宣王、齐威王和大臣田忌等。而在杂史中,则记载秦攻伐过程中的宣言等,包括《秦攻宜阳章》、《秦假道于周章》等。《四库全书·战国策校注》说,秦令樗里疾记载“秦恵王弟其居在渭南隂鄉樗里”(参考:《四库全书··杂史》),这里的阴乡,就是渭南和西安交界范畴,在渭河以南,西安西北。

从整个“奋六世之余烈”的发展历史看,秦在《四库全书》整个记载中走过来的路可以说披荆斩棘。秦最初连诸侯都不是,周天子看到秦人养马养的好,就在今天甘肃天水一带,陇西地区,批准了一片土地,让秦为周王室养马。后来周朝败落,周平王东迁洛阳,诸侯们也都是势利眼,看到周王室没有什么油水,都不相送,唯独养马的秦襄公前来相送,周平王是个穷光蛋,很感动秦人相送,确实没钱回赠,就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周平王对秦襄公说,我感谢你送我,我也封你为诸侯,封地在今天宝鸡一带,当时被犬戎占领。秦襄公是实在人,天子封给我,我就去打,把犬戎打跑了,秦在宝鸡建立雍城,后来秦始皇母亲和嫪毐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影响政治风气,秦始皇杀了嫪毐后,就把母亲软禁到秦的故都雍城,就是今天宝鸡一带。

秦从雍城到咸阳,也经过了秦穆公、秦孝公等诸多秦王和大臣努力,包括百里奚、商鞅等知名CEO的支持协助。这中间有一个秦王叫赢泗,爱打架,曾经到洛阳问九鼎,当然他自己举起了鼎,但鼎太重,举起鼎后不久就吐血而死。问鼎之后,周王室彻底完蛋。周赧王指着西方(陇西方向)破口大骂秦国:这个养马的家奴!骂人是不礼貌的,但没办法。周赧王骂人并没有阻止周的灭亡。

从《四库全书》描述秦国发展轨迹还可以发现一个线索,那就是秦腔。作为地方戏曲,秦腔真正发源是甘肃天水一带,就是最初秦养马的地方。随着秦向东不断发展,秦腔从天水发展到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秦腔始终没有过潼关,潼关以东是豫剧。方言到达的地方,是政治军事实力实际统治的边界(Edge)。这说明秦灭六国之后,秦地人口大量减少,并没有足够多的人民移民到六国,所以方言并没有拓展出潼关。

 

三、《四库全书》所忽略的海拔、降雨量和经济发展指标

《四库全书》重点是皇帝对上等根器的读书人进行思想统一,因此,并没有重点在各区域海拔、降雨量和经济发展方面发力。封建时代重点强调的是稳定,农业经济要的是吃饱穿暖,并不渴望利用相对贸易优势展开世界大航海经济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的事情。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资本主义在其一两百年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任何时代生产力总和还要多。

当今天你乘坐上海到拉萨的列车,一路从东向西,车窗外面首先是苏州无锡等地一片片的工业厂房,然后再是安徽河南等一片片彩钢瓦搭建的小作坊,再向陕西甘肃就是一片片黄土地,再向西就是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越是向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经济越落后。今天,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主题、全球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发力背景下,阅读《四库全书》不能死读书本,要从中抽象地抽取历史价值,用当代中国发展新思路去创新地理解阅读,从历史文字背后的大数据信息中挖掘当代经贸价值。

 

四、结束语

前几周我在银川、中卫考察枸杞出口产业链金融时候,当地合作者开轿车带我去贺兰山转了一圈。现在,包头到银川的高铁正在建设,高铁计划从贺兰山打隧道通过。如果有隧道,阿拉善到银川就六十多公里,而不是现在盘山公路一百五十多公里。

轿车盘山,上了贺兰山,我去参观了当年史玉柱失败后开着奔驰S600轿车一个人住过的寺庙,这个寺在贺兰山靠近阿拉善和腾格里沙漠一面,人烟稀少,贺兰山海拔3500多米,山上有青羊黄羊,有狼有豹。史玉柱后来东山再起,给寺庙捐款70万修建了公路,这才使得我们轿车能沿着公路一直开到寺庙跟前。后来,史玉柱陆续捐款两百多万,支持贺兰山寺庙周围相关经济发展。由此我想到当年工商银行李银辉,工作失意后去西藏阿里普兰地区呆过,后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票据中介公司普兰票据,专门从事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中介勾兑工作,游走在法律灰色的河岸线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社会技术条件发达,每月出差随便走一走就万里开外了,但沉下心读书却成了奢侈事。比如《四库全书》,越是认真读,越是精读,你越读不完,读完起码几百年。但人生苦短,时间有限,要有所作为,则必须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在企业和企业家,比如特斯拉,比如马斯克,比如CHAPGPT。中国要发展成强国,必须有创新性强企业和特斯拉等对标,必须有企业家和马斯克等对标,不然经济实力差距很难缩短。中国过去不是没有过类似马斯克的企业家,牟其中就算一个,用罐头换卫星,想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等等,不过牟其中所处的时代不对,他被当成诈骗犯判刑,坐牢许多年。今后,随着国家实力增强,新一代代表国家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一定会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突破,为今后几十年国家发展贡献更多更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