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使用IBM SPSS等软件处理《四库全书》和相关史学文献中数据信息,研究发现:(1)一千四百年来(公元618年-公元2018年)我国社会跨越阶层概率为万分之三(0.03%);(2)跨越阶层定义为“进士及第”;(3)跨越阶层在婚姻、收入结构、财富继承、文化、牺牲奉献精神方面有明显特征;(4)对当前内卷严重时期提出了解决具体现实问题建议。
关键词:四库全书 SPSS 数据信息 跨越阶层概率
Abstract
By using software such as IBM SPSS to process data from the Siku Quanshu and related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past one thousand, four hundred years (AD 618-ad 2018) , the probability of crossing the class in our society is 3 in 10,000(0.03%) ; (3) cross-class characteristics in marriage, income structure, wealth inheritance, culture, sacrifice and dedication, and (4)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specific pract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current severe period in rat race.
Key words: SPSS Data Information, across the class probability
一、《四库全书》等传统文献使用IBM 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大数据分析
通过整理《四库全书》和其他史学文献,筛选其中关于人口总量、进士总量数据,并反复考据获得数字置信区间95%以上可信度后,使用SPSS中文19.0版本软件分析。
图表1-1:基础数据导入
图表1-2:视图表
图表1-3:视图表(排除季节性和周期性)
图表1-4:视图表(百分比)
通过数据分析,唐宋明清四个朝代进士占总人口(最高峰时期数据)比率相当清晰。唐代为十万分之一,宋代为千分之一,明代为万分之一点二五,清代为十万分之六。加权平均计算,则统计百分比为万分之三(0.03%)。
这里不采取去掉最高值、去掉最低值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样本数量考虑。同时,宋代进士数量11万名,占中国古代全部进士数量的50%左右,唐代刚刚实行科举,虽然说废除了门第之分,但有唐以来830名进士中,士族出身仍占六七成,庶族(就是今天普通出身群体)仅仅两成不到(根据史料文献统计,占比约在11%~14%之间)。
二、跨越阶层定义和对应收入结构
跨越阶层定义为“进士及第”。考上进士,对普通出身读书人来说,才算成功。进士阶层是官员人选的人才库,出任官员后,可以领取俸禄。
俸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俸银,一部分是粮食等。有钱花,有饭吃,有衣穿,有车坐。衣食住行均得到保障和解决。
《新唐书》记载:公元618年开始,唐代公务员降薪,一品官员年薪700石,九品县官年薪40石。当然,官员俸禄在唐代表现还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米,人力,土地,和实物等。比如唐代前期三品官(类似今天国务委员或直辖市长级别),每年米400石,土地9顷,杂役38人,每日还有细米,面粉,羊肉,盐,葱姜蒜等。每月合计约8000,相当于8贯钱或者8两银子。唐代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360斤大米,相当于今天人民币5000块钱左右,8两银子就相当于今天月薪人民币4万元。这里比较只能用购买力比较,比如米多少钱一斤等。
但银子也不断贬值。到明代,一两银子就相当于今天人民币1000多块钱。《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中,西门庆“秤”出四两银子,叫家人来兴儿去买一头猪、一只羊,五六坛金华酒等,准备招待应伯爵、谢希大等人。这是明朝山东清河县开连锁药铺的西门庆招待朋友的一个描写,此时四两银子相当于今天四五千块钱。在《金瓶梅》描写中,西门庆夫人吴月娘和西门庆讨论过花钱请这些人吃饭的事,吴月娘对西门庆说,你花钱请吃饭的这些人,“那一个是有良心的行货”,是否值得?西门庆回答很清晰,说这些人用起来顺手,办事也能办,花钱养一帮人,做事也有个依托(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第4页)。
所以今天我们经常说“为了碎银几两”,不要小看。几两银子也几千块钱呢。
三、跨越阶层在婚姻、收入结构、财富继承、文化、牺牲奉献精神方面有明显特征
跨越阶层在婚姻方面有明显的跨地域性。《四库全书》记载了唐太宗文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 ·太宗文皇帝圣训》),其圣训大部分内容是魏征、虞世南整理的《群书治要》内容翻版。魏征这样的人物,算位极人臣了,但他在长安来说,也是外地人,魏征是河北人,或是巨鹿县的,或是馆陶县的,总之也是外地人到长安城工作,做到皇帝身边很高位置了,结果魏征儿子娶媳妇,山东有几乎大户人家,魏征也只敢选其中和其门当户对的一家,山东王家,人家彩礼要70万,魏征咬牙也得付。就是说,魏征儿子一个籍贯河北的青年,能跨越省份取山东大户人家女儿,说明魏征是全国范围内有能力的人才,当时婚姻是父母之命,子女婚姻好不好,要看父母社会上混的如何。
换成今天个人能对婚姻当家做主的时代,判断标准也简单(说的是头婚,不包括二婚等):你能找到本村本乡对象,说明你中学文化水平是有的;能找到本县范围对象,说明你普通大专二本水平是有的;能找到本省范围对象,说明你本科质量还说得过去;能找到跨省对象的,第一学历本科大概率是985/211。这种结论不能说绝对,凡事都有个例,但说是一个大概率趋势,往往是成立的。这里说的是结婚并且是年轻头婚,不是说的二婚,也不是说的只谈对象不结婚等。
收入结构和财富继承是判断有没有跨入上层阶层的标准,主要是财富继承。如果说你是一个医院院长、大学教授,航空专家,你的收入在你退休后就只有退休金了,你的后代还得从零开始卷起,那么你充其量在这个社会是中层,就是中产阶层中过的比较好的,不能说是上层。上层社会显著特点就是产权继承制——比如你在某个城市有20间商铺出租,你死了,你儿子继承了你的商铺,继续收租,这就具备了上层社会收入继承的基本特征,但仅仅只有这个,没有文化属性的话,充其量是土豪,还是底层人,只有这种可继承的财富形式加上文化属性,才能叫做上层阶层的入门级标配。文化很重要。文化话语权在古代表现为“耕读持家”,耕是可以传世的,有土地的老子死了,儿子继承土地后照样可以收地租;读是文化要求,读书人家里有几百亩地出租,这就是农村上层阶层。只有几百亩地,没有文化属性,你充其量就是一个能开大拖拉机承包几百亩地的种地老大哥,决不是跨越到上层阶层了。
跨越阶层成功者共同具有的是牺牲奉献精神。没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就无法跨越社会阶层。社会竞争何其激烈,老楼房加装一个电梯,一层住户就可能和高层住户翻脸,何况跨越阶层这种大事?成功没有那么容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开国领袖的两句诗已经明确告知了跨越阶层的秘诀。建国后成为高级将领的人,哪个不是冒着杀头危险进行牺牲奉献,侥幸活到解放后,成为了新政权上层阶层的?
既不肯牺牲,又不肯奉献,仅仅凭借底层小人物的小聪明,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结局必定无法成功跨越。跨越需要的代价是牺牲和奉献。
除了打天下的武将依靠牺牲跨越阶层,和平时代文治人群,比如高校学者等,要真正跨越阶层,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硬碰硬地奉献。向国家奉献,研究国家最重要最紧迫的现实问题,给出管用的解决方案,为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做出具体实在贡献,才可能成为院士或学部委员等顶级教授,不然,仅仅依靠水论文,完成考核指标混日子的,最终能混个饭吃,很难真正跨越。要知道,教授也分三六九等,四级教授和一级教授差距天壤之别。要实现真正跨越,就必须奉献,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紧急真正问题。
最后一个出身问题。所谓跨越阶层概率万分之三,主要说的是普通平民阶层出身跨越阶层的概率。高阶层出身者所具备的社会资源,产权资源等,成功概率要大的多。普通出身者想成功的大有人在,但多局限于吃饱穿暖,局限于个人温饱升级,有大格局者少之又少,而要跨越阶层,又非大格局者不可。
四、对当前内卷严重时期面临具体现实问题的不同行业人们的切实建议
任何时代都内卷。总结中国历史上一千四百年规律,大数据揭示了秘密,那就是一千四百年以来跨越阶层概率只有万分之三。换句话说,看到这篇研究文章的一万个人里,只有三个人有可能跨越,绝大多数人难以跨越,因为跨越阶层核心是牺牲奉献精神。
这里牺牲奉献精神不是说你为自己家庭和个人利益出发进行的努力,而是说的你为国家,社会,集体面临的重大紧急问题的解决所做的有效牺牲和有效奉献。在古代罗马和古代希腊,能当骑兵的都是贵族子弟,低阶层子弟主要负责后勤,喂马抬担架等。所以自古以来,跨越阶层成为贵族,当然地意味着牺牲、奉献和自发的责任感。
基于上述论述,给出有志于跨越阶层解决具体问题的人们四个方面、十六字建议:
(1)刻苦学习。凡跨越者,自身必须高度自律,高度刻苦。除了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更要总结。学而时习之,不断总结之。
就学来说,人的根器不同,成就也自然不同。同样考上进士,有人终身九品,有人一品,薪资待遇差距14倍(九品如果月薪4000元,那么一品就是月薪7万元)。因此,同样一本书,读懂七分就可以考进士,读懂十分就可以做三品官,能举一反三就可以为一品。当然,这是举例说明,在当代社会,可以反映到不同经济组织的级别岗位中。
(2)锻炼身体。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难以维持。中国传统身体健康观点是以《黄帝内经》和中医观点为基础的。中医认为人体自身免疫力是根本,医药只是辅助。人体的四种要素地、水、风、火互相平衡,身体才健康。身体首先容易生病的就是风,呼吸系统,伤及胃肺,使得人体“气”虚,其次是肝脾,影响造血,“血”不足。气血不足,则免疫力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力量就降低,免疫力就降低,进而就生病。所以锻炼身体关键是强化免疫力,要吃好,以保证有物质条件造血;要学会呼吸,以保证体内所需之气;要睡好,以调和气血。从这个观点出发,人还要心情好,心胸开阔,才能健康。
(3)牺牲奉献。在所从事领域,必须要有牺牲奉献精神。有这个精神未必能成,没这个精神内核一定不成。所有领域能最终大成,形成产权传承后世的,都是踏实牺牲奉献者。言过其实者不成,耍小聪明者不成,投机取巧者难成。
(4)家国格局。没有国家稳定,就没有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站在国家格局思考问题,解决具体问题,顺应国家政策,才可能有大成。
五、小结
跨越阶层是否包括健康漂亮年轻农村女子找一个城市残疾人中老年大叔结婚,经过多少年后女子获得城市户口和市民福利待遇?这个问题应当清晰回答:这不是跨越阶层。这只是个体为了个人幸福进行的婚姻投机价值交换,出发点不是为了国家社会集体。当然,这种行为是一种存在的价值交换,当事人双方可能都感觉划算并且可能都幸福,但是这是另一回事情。区别就是初心。伟大人物办成伟大事情,那一个初心不是为公呢?这个公,是时代潮流和民众集体利益,不是某个小家。如果开国领袖为了给韶山冲老家盖几层洋楼而奋斗,那么十大元帅会跟着他浴血奋战吗?这是一个顶层战略出发点问题,也就是初心问题。
初心问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可以看出,短短几年平均寿命和日本德国等民企几百传承相比,关键就是初心。初心有没有家国格局,还是只是为了自己发财,很重要。社会大众是用脚投票的,看企业存在周期就是答案。跨越阶层不是一个小企业主所能达成的,做个几百人小企业的老板和跨越阶层有初心之根本差异。前者本质是谋衣求食为主,后者本质是家国格局为主。
总之,要成为跨越阶层万分之三者,首先是要端正初心,瞄准国家社会发展紧迫重要现实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法,在探索道路上,能碰到同行者;其次是用“十六字”方针严格自律,刻苦学习,锻炼身体,不断自己给自己洗脑,养成工作中牺牲奉献习惯。至于网络媒体上宣传的“给多少钱打多少工”的雇佣思维,和跨越没有任何正面联系,可以忽略;最后是不断把握时机,对任何成功来说,时机也非常重要。(完)
参考文献:
1. 《钦定四库全书》,线装书局,ISBN978-7-5120-4423-4,2021年版。
2.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著,新加坡南洋出版社,ISBN978-981-05-5306-4,2012年版。
3. 《卤阳湖》,张京宏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1-16518-9,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