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伊羅生在他的《群氓之族 》一書第四章•身體中說,帕斯( Octavio paz)確認,“我們都是因有身體才有自我,對於這個身體,都有著一份懷舊的心情;對於身體之所自來,而死後又將回歸的土地,也同樣有著一份鄉愁”。人類的孤獨正是來自於這兩種情懷。
帕斯指出,鄉土,在許多古人的眼裏,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臍眼”,是“死者靈魂所居的伊甸”,也是“族群現世的或傳說中的發源地”。
……
幾乎所有與建城或入厝有關的儀典“都隱含著尋根的意義,追尋我們出自的那個聖地”。所以,“偉大的庇護所羅馬、耶路撒冷、麥加,都是世界的中心,或者象徵、預示終將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也是如此,“中國”意謂“中央之國”,……亦即位於宇宙的中心,是“宇宙三大領域——天堂、塵世與地獄的交會之地。這種支撐的力量,一開始,顯然來自一份根植在每個人故鄉意識中的感情:在中國,每個人對自己的認同,都來自於家族的發源地,一個他們可能已經暌違了好幾個世代的地方。”
讀這幾小段文字,我們可以明白到什麼呢?明白到人類根本的鄉愁是什麼? 根本的鄉愁無法克服,但它可以被寄託,而寄託地在哪個地方?為什麼在風水文化中“向”那麼重要?它與人本身有什麼具體的深刻關係?我們到底生活中怎樣一個結構的宇宙空間裏?如果真明白了這些,並把與之相直接關聯的問題拓展和連結,再與中國人的生命情感特質相結合,選個墓位房號還會有問題嗎?應當是基本沒有了。否則,只能證明你對人類文化和中國人的生命情感知之太少,另找飯碗吧!
2021年6月25日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