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渡古镇:江滩步道比江北嘴更富有野趣
马桑溪长江大桥从北侧义渡古镇上方凌空而过。蔡律摄
义渡古镇建筑格局呈长方形,依江而建。蔡律摄
古镇是否有高人气,主要是看独特的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和便捷的交通。重庆大渡口区义渡古镇面积不大,义渡古镇占地约47亩(其中建筑、绿化约35亩,游乐园约12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可租赁商业面积约1.71万平方米,为典型的长江上游码头山地街镇地貌。整个街区临江而上,分为四级台阶,共有三街九巷。沿古镇街巷漫步,10分钟左右就可走完,然而沿长江边景观健身步道往原重钢方向行走,则有1公路左右步道,既可看到长江边景观优美的岸滩,丰富的植被,完全可打造类似重庆江北嘴江滩公园那样的网红打卡地。
义渡古镇一棵古老黄葛树又称许愿树,老人们在树下纳凉、喝茶打牌娱乐。蔡律摄
义渡古镇江滩步道绿植 蔡律摄
义渡古镇长江边岸滩有较宽的沙滩、砾石滩、河漫滩草甸、人工植林等。蔡律摄
古镇品位主要看他的文脉,文脉就是城市文化传承的脉络,它代表着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城市文化的特色。而文脉的表达正是通过一些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建筑或其它符号性的元素所承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义渡古镇就是一百多年来历史传承的影子载体。义渡古镇除了流传动人心弦的“义渡文化”老码头外,附近还有展现重庆百年工业发展缩影的重庆工业博物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老成渝铁路。此外还有李竹山民居、马桑溪供销合作社和2001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的马桑溪长江大桥,本文用图片介绍一下义渡古镇生态。
长江边景观健身步道旁生长茂盛的接骨草 蔡律摄
长江边景观健身步道旁生长茂盛的接骨草 蔡律摄
义渡古镇长江边岸滩步道上生长的柳叶马鞭草,富有野趣。蔡律摄
义渡古镇江滩步道会成为网红打卡地吗?江滩步道比江北嘴更富有野趣。从马桑溪长江大桥下,经古镇一棵树,沿义渡古镇往重庆工业博物馆方向,沿岸边步道前行620米左右,长江江面开阔,大桥气势磅礴,老成渝线铁路联通历史与未来。江水比较清澈,往来有运输船穿梭。步道两侧,原生态绿植繁茂,柳叶马鞭草、西洋接骨木、接骨草、草木樨、五月艾等等长得非常茂盛,透出缕缕清香。这个地段生态比江北嘴江滩公园花木更富有野趣,江北嘴有轨道交通6号线,过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又有1号线,加上网红打卡地洪崖洞的夜景灯饰,人气很旺,如果义渡古镇发展夜游经济,相信这里的江滩、步道、绿植和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从江滩步道上方经过,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义渡古镇长江边岸滩步道上生长的马缨丹,富有野趣。蔡律摄
义渡古镇长江边岸滩步道上生长的草木樨,富有野趣。蔡律摄
义渡古镇长江边岸滩步道上方是老成渝铁路,崖壁上长满紫藤绿植,富有野趣。蔡律摄
从马桑溪长江大桥下,义渡古镇一棵树,老成渝线铁路联通历史。义渡古镇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白天人气不旺,不少店面关门没有营业,但义渡古镇商业设施比较完善,白天只有少数中老年人坐在黄葛树、榕树下喝茶、聊天、打麻将。义渡古镇非常注重生态,鲜红色的朱槿装饰着古镇,朱槿别名扶桑、状元红,属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叶子呈阔卵形或狭卵形,花冠呈漏斗形且为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鲜艳动人,唐朝诗人李商隐曾诗赞:“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义渡古镇行道旁盛开的朱槿 蔡律摄
义渡古镇墙壁上盛开的朱槿 蔡律摄
马桑溪长江大桥下,义渡古镇行道旁“喜”字造型的紫薇 蔡律摄
义渡古镇步道旁结着一串串小榕果的老黄葛树 蔡律摄
义渡古镇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义渡古镇很早就有,大渡口之名,源自长江边的知名义渡,而大渡口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先人便已在此地留下印记,自战国至秦汉,唐宋到明清,以大渡口古镇为代表的长江渡口记录着这里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一个“义”字诠释古镇源远流长的正义大道,义薄云天,“义渡”,就是官方和民间捐资兴建,供行人免费或是低价渡江。真可谓:义渡滚滚为百姓, 溪水长长泽马桑。漫步古镇,感觉古文化与岸边原生态和大江东去的气息交融一起,对“义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的敬畏,对“仁爱友善、诚信重义、大气开放、无私奉献”的义渡精神,倍加赞赏和推崇。
蔡律 2023年6月19日